送蔡门长官赴任丹徒
柳深莺老暮春天,恭侍慈亲解画船。
举首丹徒民万户,共迎和气作丰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絮纷飞春去矣,莺声渐老陪伴亲。
扬帆起航绘梦想,民众齐心欢庆丰收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蔡门长官:指当时的丹徒县令,名为蔡安。
2. 丹徒:古县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3. 恭侍慈亲:指陪伴母亲一起出行。
4. 解画船:解开装饰华丽的游船。
5. 和气:温和的气侯,比喻政通人和的景象。
6. 丰年:丰收之年,喻指美好的年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词。诗人以柳深莺老暮春天作为背景,为读者营造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恭侍慈亲解画船”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特殊时刻的心情,恭敬地陪伴着亲人离开。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举首丹徒民万户,共迎和气作丰年的描述,传达了对于新任官员的美好期待,希望他能给丹徒带来和气和丰收。整首诗节奏轻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蔡门长官赴任丹徒》,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抃所创作的。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谥号“清献”,是宋代的一位名臣,历任御史、参知政事等职。
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北宋时期,大约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对外交流广泛,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赵抃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历经宦海浮沉。在这首诗创作时,他正担任尚书左丞的职务,负责监督朝廷官员的行为,整顿吏治。而蔡门长官则是他的下属,即将离开京城,前往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任职。
丹徒县位于长江下游,当时是北宋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商业发达,交通便利。蔡门长官此去丹徒,一方面是要治理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长江下游地区的管理。赵抃在得知蔡门长官即将离任的消息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自己下属的关心和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