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泉县龙洞
蜀道群山尽可名,更逢佳处愈神清。
初疑谷口连云掩,入见天心满洞明。
怪石磷磷蹲虎豹,飞泉落落碎瑶琼。
嵬巅别有神仙路,又得攀跻向上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川的道路穿越无数山脉,每过一处胜景都让人精神清爽。
最初我以为山谷的入口被云层遮挡,走进一看,山洞里却充满了阳光。
奇形怪状的石头好像蹲伏的虎豹,飞流而下的瀑布犹如散落的玉石。
山顶上还有一条通往仙境的小路,我继续攀爬向更高的地方走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蜀道:四川一带的山路,此处泛指山中道路。
2. 群山:众多的山峰。
3. 可名:可以命名。
4. 佳处:美好的地方。
5. 愈神清:更加神志清醒。
6. 谷口:山谷入口。
7. 连云:与云相连。
8. 掩:遮蔽。
9. 天心:天空中显现出来的景象。
10. 满洞明:整个洞穴明亮。
11. 怪石:奇特的石头。
12. 磷磷:形容石头排列整齐的样子。
13. 蹲虎豹:蹲踞的虎豹,形容怪石的形状。
14. 飞泉:从高处落下的瀑布或泉水。
15. 落落:连续不断的样子。
16. 碎瑶琼:破碎的美玉,形容瀑布的水声。
17. 嵬巅:险峻的山巅。
18. 神仙路:传说中神仙行走的道路。
19. 攀跻:攀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赵抃游历巴蜀之地时所写。诗中描绘了蜀地山水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首联“蜀道群山尽可名,更逢佳处愈神清”,点出了蜀地的山川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遇到好景时的愉悦之情。颔联“初疑谷口连云掩,入见天心满洞明”,则描述了山谷的幽深景象,以及进入洞穴后的豁然开朗之感。颈联“怪石磷磷蹲虎豹,飞泉落落碎瑶琼”,具体描绘了龙洞中的奇特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尾联“嵬巅别有神仙路,又得攀跻向上行”,则表达了诗人对攀登险峰、探索未知的热忱,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山巅仙境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蜀地风光,展现出诗人卓越的诗才及深厚的文化修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赵抃在担任成都知府期间创作了这首《题三泉县龙洞》。这首诗是赵抃游览三泉县龙洞时留下的诗篇,以描绘龙洞奇特景象和表达内心感慨为主题。赵抃是一位深明大义、体恤民情的官员,他的诗才横溢,曾被誉为“铁面御史”。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段,北宋王朝正处于繁荣稳定阶段,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不过,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统治者亟待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与此同时,道教文化盛行,对民间影响深远,许多人都寻求精神寄托,这也影响了赵抃的诗作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