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子陵故祠

标题包含
过子陵故祠
帝念先生素所亲,殊恩终不顾丝纶。 图勋耻预凌烟像,辞贵甘为掷钓人。 云水孤高教适意,俗风奔竞使还淳。 如今丘壑无遗士,天子思贤号圣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皇帝记得先生平日的亲近,所以终究不介意那特殊的恩典。他宁愿辞掉高贵的地位,做一个垂钓者,也不愿意为了获取功名而去参与那些虚伪的事情。他追求的是云水间的孤独与高远,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和自在,而对于世俗的风气和竞争,他却希望能回归到淳朴的本质。虽然现在的人才已经所剩无几,但皇帝依然思念着贤良的人,并称之为圣人。
去完善
释义
1. 子陵:即严光,字子陵,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同学和朋友。他因不慕功名而避居鱼钩钓鱼而闻名后世。 2. 赵抃:北宋大臣,进士出身,曾任参知政事等要职。以清廉著称,卒谥“清献”。 3. 凌烟像:指唐朝建立时,为了表彰功臣,在长安城的凌烟阁中画像纪念,严光因此被比作其中之一。 4. 丝纶:此喻指朝廷的命令或法规。 5. 云水孤高:形容严光超脱世俗、独立自足的品质。 6. 俗风奔竞:指社会上的浮躁风气,人们竞相追求名利地位。 7. 丘壑无遗士:谓严光的隐居生活并无遗憾。 8. 天子思贤号圣神:表达了天子对严光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严子陵品质的诗篇。首先诗人表达了皇帝对先生的敬意和亲情,尽管有特殊的恩典也不在乎名利。诗中描述了严子陵的豪放与坦荡,他志在千里却不贪图功名,宁愿做一个安静的钓鱼者。他的生活态度独立而高尚,也使得庸俗的风气得到净化。如今虽然严子陵已经离世,但他的品质和事迹仍然受到皇帝的敬仰和怀念,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人。整首诗以优美且富有深意的诗句描绘了严子陵的形象,歌颂了他高尚的品质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过子陵故祠》,是宋朝诗人赵抃在公元1049年所作。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宋仁宗时期名臣、政治家。他性情刚烈,清正廉洁,因谥号“清献”,世称“赵清献公”。 公元1049年,赵抃出任杭州知府,期间游览了位于西湖边的严子陵祠堂,为严子陵的崇高气节和遗世独立的精神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过子陵故祠》诗。 当时宋朝政治腐败,士大夫文人多追求名利,而严子陵却坚持高洁的品行,放弃了富贵的生活,归隐山林。赵抃在任地方官时,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改革弊政,严惩贪污腐败,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严子陵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理想,故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