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孔宪将还

标题包含
酬孔宪将还
待月登高悉后时,还辕今喜近郊岐。 再圆光彩蟾升汉,未谢馨香菊满篱。 乘暇寻山应有得,许陪观海不知谁。 感君按辔澄外清,遗我琼瑶两首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赏月登高正好时候,返回原路欢喜接近郊区的岔路口。 再次圆满的光彩如月亮升起在天空,还没有凋谢的香气菊花布满篱笆。 趁着空闲时间寻找山景应该会有所收获,答应陪伴去看海的不知道是谁。 感激你在马匹旁边舒缓缰绳带来外的清澈,送给我珍贵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待月登高悉后时":"待月"指等待月亮升起;"登高"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也寓意向上攀登;"悉后时",意为知道现在已非时候。 2. "还辕今喜近郊岐":"还辕"指返回到车子前部的横木上;"今喜"表示今天很高兴;"近郊岐"形容接近城市的乡间小路。 3. "再圆光彩蟾升汉":"再圆"代表再次圆满,这里指中秋佳节;"光彩"表示光辉和荣耀;"蟾升汉"描述的是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升起,由蟾蜍变为桂树的过程。 4. "未谢馨香菊满篱":"未谢"指的是菊花还没有凋谢;"馨香"指菊花清香的味道;"菊满篱"描绘出菊花覆盖住篱笆的情景。 5. "乘暇寻山应有得":"乘暇"即趁着空闲时间;"寻山"表示去登山游玩;"应有得"暗含对收获成果的期待。 6. "许陪观海不知谁":"许陪"是约定陪伴的意思;"观海"代指游览名胜古迹;"不知谁"表现出作者谦逊的态度。 7. "感君按辔澄外清":"感君"表达对对方的感激之情;"按辔"描述了控制马匹行驶的速度;"澄外清"象征澄清世俗纷扰,保持内心清静。 8. "遗我琼瑶两首诗":"遗我"是送给我之意;"琼瑶"指美丽的诗篇;"两首诗"指出送来了两首佳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酬孔宪将还”,是赵抃为好友孔宪的归去而作的赠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周围的景色。诗歌首联表达了诗人在等待月亮升起的高兴时刻,以及友人即将离去时的惜别之情;颔联则描绘了天空中的明月、篱笆旁的菊花,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象;颈联则通过想象友人在闲暇之余寻觅山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尾联则以“感君按辔澄外清,遗我琼瑶两首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赠送诗歌的感激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孔宪将还》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8年,即北宋太宗年间。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权已经巩固,国家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赵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孔宪将的依依惜别之情。孔宪将是他的好友,即将离开他们共同生活的城市,返回家乡。赵抃在诗中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他们未来能否再相聚的担忧。 这个时期的赵抃,生活相对安定,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场,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也面临着与其他官员一样的压力,需要面对官场上的种种纷争和权力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与孔宪将的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