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祓禊追修宴集开,山川聊为霁风雷。
衣冠恺乐觞传羽,旗鼓号呶笛弄梅。
画鹢稳移随岸曲,珍禽惊避逐波颓。
百城锦绣人如织,笑看使君乘兴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举办筵宴来涤除邪祟,风云雨雷暂时止息。
宴会中歌舞升平,众人穿着盛装饮酒作乐。
船儿缓缓行驶在曲折的岸边,鸟群受惊纷纷飞散。
繁华的城市里人们络绎不绝,欣赏着宴会的热闹。
去完善
释义
1. 次:抵达;
2. 何若谷:个人名字,无特殊含义;
3. 上巳:古代的一种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
4. 游江:指在江河湖泊等水域游玩;
5. 祓禊:古代风俗,每年于春季水边举行祭礼,以祈福驱邪;
6. 追修:追寻修习之意;
7. 宴集:宴会聚集之意;
8. 山川:指山和水,即游览的地点;
9. 聊为:勉强成为,形容山川的变化;
10. 霁风雷:形容天气由风雨转为晴天;
11. 衣冠:代指穿戴整齐的人;
12. 恺乐:和乐;
13. 觞传羽:杯中酒传承的美好景象;
14. 旗鼓:代指军队的仪仗队;
15. 号呶:大声呼叫;
16. 笛弄梅:描述笛子吹奏出梅花般的旋律;
17. 画鹢:画舫船的美称;
18. 百城:众多的城市;
19. 锦绣:华美的织物,此处形容城市的繁华景象;
20. 人如织:形容人群熙攘;
21. 使君:对长官的尊称;
22. 乘兴:兴致勃勃地做某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游江景的诗。首先通过“祓禊”、“聊为霁风雷”表现出踏青出游时的热闹场景。然后描述了诗人在宴会上的欢快心情,衣冠华丽,乐曲飘扬。同时描绘出江面上船只穿梭的繁荣景象,以及水鸟受惊后的动态画面。最后,诗人以“百城锦绣人如织”和“笑看使君乘兴来”表现了观景的喜悦与豪情。整首诗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抃是北宋的一位名臣,他这首诗《次何若谷上巳游江》描绘了春日踏青赏景的情景。根据诗题中的“上巳”一词可知,此诗作于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而查阅史书可知,赵抃此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049年前后,正值他在浙江温州担任知州时期。
在赵抃这一人生阶段,他不仅在当地政绩卓著,广受民众赞誉,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据记载,他曾多次在江畔、山间等地欣赏风景并留下了大量描绘江山之美的诗篇。这首《次何若谷上巳游江》正出自这个时期。
在赵抃所处的时代,即北宋仁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士人阶层崇尚文学艺术的修养,赵抃也不例外。在他的任职地浙江温州,风景名胜众多,诗人寄情山水之间,创作出许多抒怀言志的佳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