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晓
田家无四邻,开门惟有树。不复辨山翠,苍茫见春雾。携锄出原坂,牛迹纷满路。布谷时一声,飞过西溪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乡村里没有四邻,一打开门只见树木。分辨不清山的翠绿,只能看见一片茫茫的春雾。拿着锄头来到原野上,沿途满是牛的足迹。布谷鸟不时叫唤一声,飞过西边的溪流。
去完善
释义
《田家春晓》是唐朝诗人周锷的作品。以下是词句注释:
1. 田家:指农家,田野中的住户。
2. 无四邻:没有邻居。这里可能是指乡村人烟稀少。
3. 惟有树:只有树木为伴。
4. 不复辨山翠:无法分辨远处的山峦翠绿。
5. 苍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6. 春雾:春天的雾气。
7. 原坂:平原上的田埂。
8. 纷满路:遍地都是。
9. 布谷:鸟名,其叫声类似于“布谷”,因此得名。此处用作动词,意为鸣叫。
10. 西溪:指西边的小溪。
去完善
赏析
《田家春晓》这首诗歌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田园景象,展现了宁静祥和的乡村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新的田园画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首联“田家无四邻,开门惟有树”,点明了诗题中的“田家”二字,强调乡村的宁静和独立。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树木为伴,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意境。
颔联“不复辨山翠,苍茫见春雾”,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山色与春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朦胧的画面,给人以神秘之感。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也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颈联“携锄出原坂,牛迹纷满路”,描述了农民们在春天里辛勤劳作的场景。农民们带着锄头走出田地,路上满是牛的脚印,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和忙碌。
尾联“布谷时一声,飞过西溪去”,以布谷鸟的叫声作为收尾,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布谷鸟的叫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农民们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田家春晓》这首诗歌以其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田园的美好景象,使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春晓》是宋代诗人周锷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较为丰富。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周锷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对民间的田园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在诗中描述了春天里田家的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在周锷的人生经历中,他曾多次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状况。这些亲身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也为他创作这首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