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郡守彭吏部按视湖亭凡二首 其一
使君风味压荆州,每为吾民乐更忧。
锦里篇章推唱首,浣溪光景促遨头。
行春预约花欹帽,把酒方欣雪点裘。
岳史年来惭吏隠,扳舆时得从公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风格和高雅的气质超越了荆州所有的文人墨客,您不仅为民众谋求快乐,也时刻担忧他们的困苦。在锦江边,您用诗篇讴歌生活的美好;在浣花溪旁,您与百姓一同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每逢春季,您都会安排赏花活动,给人们带来欢乐;而在冬季,您则乐于与朋友们举杯畅饮,共享温暖时光。虽然您在政务上非常繁忙,但依然能找到时间与众人同游共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荆州:古代州名,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2. 锦里:成都的别称,这里指代成都。
3. 浣溪:浙江绍兴的一处景点。
4. 行春:出游欣赏春天的景色。
5. 岳史:古代官职名,负责记录朝廷大事。
6. 扳舆:上车,乘车出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郡守彭吏部的美好品质和乐于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诗歌开篇便描绘出使君的才华横溢、公正无私的形象,他关心百姓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锦里篇章”来形容彭吏部的诗才,用“浣溪光景”来描述他在民间广受欢迎的场景。
诗歌的第四句至第六句进一步描绘了彭吏部的亲民形象。春天来临之时,他与百姓共同欣赏美丽的鲜花;冬日里,与百姓一同饮酒赏雪,共享欢乐时光。他的存在让那些多年未能享受美好生活的百姓倍感幸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虽然自己身为朝廷官员,却愧于不能像彭吏部那样为民服务,只能时常追随在他的左右,学习和借鉴他的宝贵经验。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彭吏部的由衷敬佩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郡守彭吏部按视湖亭凡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周锷的一首描绘风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在位时期,即公元1100年至1126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周锷作为一个文人雅士,时常与当时的官员、文人墨客相互交流切磋。他与彭吏部的交往正是这样的一次雅集。彭吏部在这首诗中是周锷的友人和对象,因此诗题中的“和”表示的是唱和之作。诗人在朋友之间表达的是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兴盛,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很高。当时的城市如汴京(今河南开封)十分繁华,成为南北交通和商业的重要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周锷等人不仅善于欣赏自然美景,更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们以诗为媒介,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了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