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辉阁
雄建俯空阔,下瞻霄汉浮。
眼将云漠漠,心寄水悠悠。
日暖鸟飞镜,月凉鱼弄钩。
行期分此景,家在甬西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雄伟的建筑俯瞰着宽广的天空和大地,
目光投向那无尽的云霄和流水。
眼中所见是那漫无边际的云层,
心中所寄托的是那悠远的江水。
阳光温暖,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如同镜子般明亮;
月光凉爽,鱼儿在水中游动,摆动着鱼钩。
分别的时刻来临,共享这美好的景色,
家乡就在那甬水的西边。
去完善
释义
1. 澄辉阁:周锷诗中提到的古楼名,具体位置待考。
2. 雄建:宏伟的建筑。
3. 空阔:宽阔的天空。
4. 下瞻:向下远望。
5. 霄汉浮:形容天空中的云朵飘浮不定。
6. 云漠漠:指天空中的云层广大而模糊。
7. 水悠悠:形容江水悠远,此处可能含有思乡之意。
8. 鸟飞镜:形容阳光照耀下的水面反射出鸟的影子,就像镜子一样。
9. 月凉:月光下显得清凉。
10. 鱼弄钩:指鱼儿在水中游动,好像在摆弄鱼钩。
11. 行期:指离开澄辉阁的时间。
12. 甬西头:指宁波西部。甬,即浙江宁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澄辉阁上俯瞰四周的美景,视角开阔,思绪悠然。首联通过雄伟的建筑和宽广的天空映衬出诗人的豪情壮志;颔联写眼中所见到的景色:云彩漫无边际,河水悠远流淌;颈联分别以日出时鸟儿展翅高飞和月亮冷寂时鱼儿游动的场景表现出时间的更替;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希望通过旅途的美景来暂时忘记心中的忧虑,期待着早日回到家乡。整首诗格调清新,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独到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澄辉阁》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周锷所创作的。周锷(?-1254年)是南宋末年的文人,官至秘书郎,生平诗作颇丰,以描绘山水和咏物见长。这首诗是在他的《澄辉阁》诗集中所收录的,题目取自诗中的“澄辉阁”一词。
在周锷生活的时代,即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末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随着金国的崛起,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力衰弱。而周锷本人也在这样的时局下,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一度被任命为秘书郎,但因直言谏言触怒权贵,被罢官归田,生活颇为坎坷。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周锷的诗作表现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在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如《澄辉阁》中所写:“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