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斋示予游问政山和陈广文诗予用韵呈守斋
小队名山访古归,雪云不解听招麾。
琼瑶千嶂插空阔,珠璧一诗争崛奇。
兴逸聊兹游赤石,民安何待化潢池。
妓围如画心如水,鬒发从渠映玉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团队名字叫做“名山访古”,我们刚从山中探访古迹归来,天空飘着雪花和云朵仿佛在倾听我们的呼唤。群山之间,如同无数美景如诗如画,我们在其中欣赏并吟咏诗词,感受其独特的美。游玩中感到愉悦,人民安居乐业,用不了多久就能改变生活面貌。美丽的生活画卷在心中流淌,就像水一样清澈纯净。头发慢慢变白,也像玉石碑一样永恒。
去完善
释义
1. 小队:这里指作者同游的队伍。
2. 名山:有名的山川,这里指政山。
3. 雪云:雪花和云朵,这里指自然界的现象。
4. 不解:不能理解,这里表示自然现象无法听到召唤。
5. 招麾:招手呼唤,这里形容邀请。
6. 琼瑶: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7. 千嶂:许多山峰,这里形容山脉的壮观景象。
8. 珠璧:比喻美好的诗句,这里指陈广文的诗篇。
9. 崛奇:奇特、怪异,这里形容诗的独特之处。
10. 兴逸:兴致高雅,这里形容游览的愉快心情。
11. 兹游:这次出游。
12. 赤石:红色的石头,这里指政山的景点之一。
13. 安民:使人民安居乐业,这里表达人民生活的安定。
14. 化潢池:传说中鱼跃化为龙的池塘,这里寓意政山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15. 妓围:指画家笔下的女子画像。
16. 如画:像画一样美丽。
17. 心如水:心态平静如水。
18. 鬒发:黑发,这里指头发乌黑亮丽。
19. 从渠:随它去,这里表示头发与玉碑相映成趣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政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描述了诗人带领小团队前往名山寻访古迹的过程,以及他们在雪云中行进的场景。颔联则通过比喻手法,将群山比作琼瑶和珠璧,以表达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颈联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关心民生的情怀。尾联则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守斋示予游问政山和陈广文诗予用韵呈守斋》,作者是宋朝的陈鉴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4年,这一时期正是南宋时期的第二个皇帝宋孝宗赵昚执政时期。
在诗歌创作时期,作者陈鉴之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他在此前的人生中已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未中的挫折。这使得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逐渐加深,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歌主题。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对金、西夏采取妥协求和的方针,使得南宋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而在文化方面,儒家的复兴以及理学思想的传播为当时的文人提供了思想资源,也成为陈鉴之写作的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