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苕溪晚归

标题包含
苕溪晚归
轻罗熨帖展谿湄,溅沫飞涛顷刻移。 莲子焦时红蓼紫,采菱船小不禁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轻的罗衣铺展开在溪边,水花四溅的浪花瞬间改变了位置。莲子烤熟时红蓼花也变紫了,采菱的小船在微风中摇摇晃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苕溪:水名,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境内。 2. 释居简:北宋时期僧人、文学家,号东溪老人,以诗闻名于世。 3. 轻罗:一种质地轻薄的丝织品。 4. 熨帖:指熨烫衣服,这里借指溪水平静。 5. 谿湄:溪流边。 6. 溅沫:指浪花飞溅。 7. 顷刻:极短的时间。 8. 莲子焦时红蓼紫:描述莲子成熟季节的景象,红蓼是一种红色的水生植物,秋天会变红。 9. 采菱船:采集菱角的船只。 10. 不禁吹:意为抵挡不住风吹,形容船只较小,容易被风吹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观察苕溪的景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水、浪花、莲子和红蓼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在归途中所感受到的美景和宁静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苕溪晚归》是南宋诗人释居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苕溪漫步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27-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然而,尽管外部环境恶劣,南宋文化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陆游、辛弃疾等,释居简也是其中之一。 其次,我们来谈谈诗人在这首诗中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释居简,原名赵希弁,号北涧老人。他原本是宋朝皇室后裔,但在战乱中失去了家族地位,被迫出家为僧。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南宋时期,由于战争的冲击,许多士人选择归隐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释居简,使他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南宋时期佛教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使释居简在作品中融入了佛家思想,表现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苕溪晚归》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虽然经历了战乱和失去家族的悲惨遭遇,但释居简依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