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干还故廨创茅亭揭以清心 其二
岁月不饶与,簿书无了期。
随缘赢取懒,著意倒成痴。
朝敛幕中板,晚围簷下碁。
更防闲散里,忙甚坐曹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匆匆流逝,公务繁重无边。
顺应机缘求得闲暇,刻意追求反而迷乱。
早晨整理幕府文书,晚上与朋友对弈。
担心在闲散中虚度光阴,忙碌时又恍若隔世。
去完善
释义
1. "岁月不饶与":指时间不会停止不前,也不会对人宽容。
2. "簿书无了期":指公文和书牍总是没完没了的。簿书,官署中的文书工作。了期,结束。
3. "随緣赢取懒":指随意安排自己的生活,享受懒散的日子。
4. "著意倒成痴":指过于刻意去追求某些事情,反而会显得有些傻气。
5. "朝敛幕中板":早上整理好幕布遮罩住棋盘。
6. "晚围簷下碁":晚上围坐在屋檐下下棋。
7. "更防闲散里":在空闲的时间里需要有所防备,不要让自己过得太散漫。
8. "忙甚坐曹时":忙碌的时候比办公的时间还要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丰在回归故里后,面对岁月的流逝和无尽的公文案牍,选择了以一种随缘、慵懒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他以茅亭为寄托,将“清心”二字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用心去体悟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诗中通过对朝暮日常生活的描绘,如幕中板的收起、簷下围棋的摆放等细节,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境。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忙碌中的闲暇时光同样值得我们珍视,莫让时间匆匆溜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张京干还故廨创茅亭揭以清心 其二》,作者是南宋诗人曾丰。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与金朝的战争中失利,国土沦丧,民生疾苦,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曾丰作为一名官员,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的一生历经坎坷,曾在官场屡遭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疾苦,力求改革。在这首诗中,他以张京干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希望建立一个清静的地方,远离尘嚣,静心思考国家未来的愿望。
诗中的“茅亭”象征着作者的理想境界,即一个清静、安宁的环境,可以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专注于思考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这种心境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的坚守与期许,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