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答子渊学士

标题包含
次韵答子渊学士
忆昔明道初,穷冬极短昼。 给札金銮坡,孤拙并髦秀。 诸公名世才,奋笔若神佑。 芜辞亦见收,圣造等天覆。 子渊亲契深,实出同试右。 自兹接珍群,轩翼羾紫宙。 忠义必相勉,权利孰肯就。 洞照无隐情,胸臆烂辰宿。 宦路有亨塞,叨窃愧鄙陋。 何时聚德星,一慰荀陈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回忆当年在明道初年,寒冬之时白昼极为短暂。在金銮坡接受任务,孤独而拙朴的我们却跻身于英才之中。那些出众的才子们,挥笔疾书仿佛有神灵庇佑。即使言辞不华丽,依然被收录其中,如同上天眷顾般美好。与子渊关系深厚,我们共同度过了这段时光。从此结识了许多珍贵的人,如同翱翔在紫色天空中的大雁。彼此勉励忠义,没有谁愿意追求权利。赤诚的心毫无保留,就像星辰照亮心胸。人生仕途有起有伏,作为官员我深感羞愧和鄙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齐聚一堂,向荀陈两位古人致以慰藉。
去完善
释义
1. 明道:指北宋年号(1032-1033年) 2. 金銮坡:唐朝时期宫殿中的一个地方,后世常用来泛指皇宫或朝廷 3. 给札:古代赐予官员官职的文书或凭证 4. 诸公:指的是诗中提到的“子渊”等人 5. 实出同试右:指和子渊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 6. 轩翼:这里指高贵地位的象征 7. 羾紫宙:形容升任显要职位 8. 洞照:洞察一切的能力 9. 无隐情:不隐瞒实情 10. 胸臆烂辰宿:比喻才华横溢 11. 宦路:做官的道路 12. 亨塞:亨通与阻塞 13. 叨窃:谦词,表示得到不应得的利益 14. 鄙陋:形容人的品行低下 15. 德星:吉祥之星,这里喻指有德之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共同追求的道德理想。首先,作者回忆了与友人子渊共事的时光,那时正值明道年间,他们在朝廷中共同为文。虽然作者自谦为“孤拙”之人,但能在众多英才中脱颖而出,可见其才学。接着,描述了诸位才子挥毫如神的场景,同时感慨自己的粗陋之词也能被收录其中,感受到圣上的恩泽如同天覆盖大地一般无私。 诗中提到子渊是诗人亲密的朋友,两人共同经历科举考试,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们共同在朝为官,携手共进。他们的友谊基于共同的道德信念,互相激励追求正义和真理。这种真诚的友情让作者感到非常珍贵,成为人生道路上的一股动力。 然而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也会遭遇挫折和困顿。诗人感到自己侥幸获得功名,实际上却怀抱着羞愧之心,感叹自己在道德方面仍有待提高。最后,作者期待有一天能与这些志同道合的友人再次相聚,一起缅怀过去的岁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答子渊学士》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于嘉祐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子渊学士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嘉祐年间(1056-1063年),正值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这时,年轻的韩琦已经崭露头角,成为朝廷的重臣。他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积极参与国家政事,为北宋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位年轻的政治家并非一帆风顺,他在朝中屡遭排挤,多次受到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朋友的情谊更加珍视,也对国家的命运倍感忧虑。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弥漫着浓厚的文人风气。士人崇尚文学创作,以诗歌抒发情感。作为朝廷重臣,韩琦自然也不例外。他与其他文人士大夫互相唱和,交流思想,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琦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表达了对子渊学士的感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