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月二十日

标题包含
六月二十日
天涯明月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 岂意楚山招隠处,尽归蜀客广骚中。 钓鱼聊尔针方直,乞米茫然帖自工。 独卧南轩听南涧,蛮花犹作杜鹃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天涯和明亮的月光下,我看到吹拂的秋风,让碧树变得空寂而令人惊讶。 没想到隐藏在楚山深处的隐士们,他们的才情都凝聚在《离骚》的诗句中。 他们像古人一样垂钓,简单地弯着钓针,为了求食他们写私信向朋友求助。 我独自躺在南轩,聆听着南涧的水声,那绽放的花朵依然像杜鹃一样火红。
去完善
释义
1.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2. 明月:指明亮的月光。 3. 见秋风:看见秋天的景色。 4. 错莫:交错参差的样子。 5. 碧树:绿色的树木。 6. 楚山:楚地的山峰。 7. 招隠:召唤隐居的人。 8. 蜀客:来自四川的客人。 9. 广骚:一种古琴曲。 10. 钓鱼:比喻以隐居为乐。 11. 聊尔:随便、聊且的意思。 12. 针方直:形容垂钓时鱼线的笔直。 13. 乞米:请求施舍粮食。 14. 茫然:无目的的样子。 15. 帖自工:书法熟练、自然。 16. 南轩:朝南的窗户。 17. 蛮花:此处指南方的花卉。 18. 杜鹃红:指红色杜鹃花。
去完善
赏析
《六月二十日》是宋代诗人朱槔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迷茫的心情。 首联“天涯明月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诗人以明月和秋风为背景,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天涯”意味着遥远的地方,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心情。“错莫”一词表示失意、失落的感觉。这里诗人用“谁惊碧树空”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关注,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 颔联“岂意楚山招隠处,尽归蜀客广骚中”,诗人借用了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这里的“楚山”和“蜀客”都是指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招隠”一词源于《楚辞·招隠士》,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山林的愿望。 颈联“钓鱼聊尔针方直,乞米茫然帖自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这里的“聊尔”和“茫然”都表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尾联“独卧南轩听南涧,蛮花犹作杜鹃红”,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这里的“南轩”和“南涧”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蛮花”是指南方的花,这里用“杜鹃红”来形容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二十日》是南宋诗人朱槔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炎炎的诗。这首诗以荷花和蛙鸣为主题,表达了对炎热夏天的厌恶和对秋天的期盼。 朱槔生于南宋末年,当时的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有金、蒙等民族的不断侵扰,内部则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作为一名文人,朱槔亲身经历了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渴望恢复中原,重振宋朝的繁荣。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这种心情在他的诗中得到了体现。 在《六月二十日》这首诗中,朱槔通过对夏天炎热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将荷花比作君子,蛙鸣比作小人的喧嚣,表达了他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污浊社会的厌恶。同时,他也通过表达对秋天的期盼,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