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其一
大弓窃阳氏,神鼎沦泗渊。
何须识微士,周鲁必不全。
武库一朝火,斩蛇逐飞烟。
伤心睨前事,氐虏定纷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大弓隐喻阳光,神奇的大鼎沉溺在泗水深渊中。
不必找那些了解细小事物的人,因为周朝和鲁国一定不完整。
兵器库突然着火,斩杀的蛇与烟雾一起消失。
回顾历史,让人悲伤的事情像氐族和匈奴之间的纷争一样繁多。
去完善
释义
1. 大弓:代指强大的武力或军事力量。
2. 窃阳氏:可能是作者误用,或者是对“背阳氏”的改写,原文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用以形容权势强盛者。
3. 神鼎:相传为夏禹铸造的九鼎之一,代表王权。这里用来象征国家政权。
4. 沦泗渊:意为沉入泗水深渊,喻指政权的失落。泗水位于今山东省中部,是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水道。
5. 微士:有见识但地位低微的人,这里可能暗示着朱槔本人。
6. 周鲁:分别指周朝和鲁国,这里借指历史上的王朝。
7. 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这里用来形容军事力量。
8. 斩蛇:指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的传说故事,这里的“逐飞烟”是说武库着火导致的混乱局势让一些人趁机作乱。
9. 伤心:表达诗人对前事的痛心。
10. 睨:斜视,表示轻视的态度。
11. 氐虏: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这里指金人入侵中原的形势。
12. 定纷然:形容战乱平定后的局面。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阳氏和周鲁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忧虑。第一句通过描述“大弓窃阳氏,神鼎沦泗渊”表达国家军事力量遭受削弱,比喻国家局势动荡不稳。第二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微士的认识不取决于国家的治理状态,而认为在国家动荡时微士更能够发挥作用。第三句至第五句则用“武库一朝火,斩蛇逐飞烟”描绘战争的景象以及百姓受到战火之苦。第六句至第八句则通过“伤心睨前事,氐虏定纷然”表达了作者面对战争和混乱局势的无奈与痛心。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国家时局的动荡与战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事 其一》是南宋诗人朱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即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国家形势危急。
朱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青年时期便投身于抗金事业,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为国家治理尽心尽力。然而,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妥协退让的政策下,朱槔的理想和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因坚持抗金主张而受到排挤和打击。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朱槔正处于人生低谷,他的报国之志和对国家的忧虑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深沉婉转的《感事 其一》。诗中通过对战马、山川、英雄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和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