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曲
长眉柳叶交青条,玉花娇面垂云髫。
湖波蓝色春寥寥,大堤新曲干银霄。
翠丝络马金褭腰,香风随步烟飞飘。
芳亭深杳传金貂,一笑嫣然轻百绡。
欢娱未了日晷短,城鼓咿咿续复断。
鸣鞭夜月入鸡关,碧山皎皎水潺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长的眉毛和弯弯的柳叶交织在一起,洁白的面容如同云朵低垂。
湖面的碧波荡漾,春天的气息淡淡地飘散在空中。在大堤之上,新的乐曲响彻云霄。
翠绿色的丝带缠绕着骏马,金红色的马勒悬在马背上。香风吹过,烟雾般的香气随着脚步飘散。
美丽的亭子深处传来金貂的声音,她笑容满面,轻盈地披上丝带。
快乐还没有结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城楼的鼓声时断时续。
夜幕降临,月亮升起,马鞭响起,我们进入了鸡关。碧绿的山峰映在水面上,流水潺潺。
去完善
释义
1. 湖波蓝色:湖水呈现出蔚蓝色。
2. 大堤新曲:指在湖边新建的堤坝上唱起的歌曲。
3. 翠丝络马:用绿色的丝带装饰马匹。
4. 金褭腰:金色的马鞭。
5. 芳亭:指花香浓郁的亭子。
6. 金貂:古代官员的冠饰。
7. 日晷:古代的计时器。
8. 城鼓:城市中的更鼓,用于报时。
9. 鸣鞭:挥舞马鞭。
10. 鸡关:古地名,位于四川省南部。
去完善
赏析
《湖中曲》是一首描绘春日游湖的诗歌,诗中的景色和人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衣着、姿态以及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长眉柳叶交青条,玉花娇面垂云髫”:这一联描述了女子的美貌,柳叶一般的眉毛,如花般娇美的面容,垂下的乌黑的秀发。这样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湖波蓝色春寥寥,大堤新曲干银霄”:春天湖水荡漾,蓝色映衬着蓝天,湖面上歌声悠扬,响彻云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欣赏。
“翠丝络马金褭腰,香风随步烟飞飘”:女子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儿,金色的腰带随着她的走动摇曳生姿,香气随风飘散。这是对女子华丽装扮以及优雅举止的赞美。
“芳亭深杳传金貂,一笑嫣然轻百绡”:在幽深的亭子里,女子接过金貂酒杯,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她轻盈地挥动着衣袖。这一联展现了女子的高贵气质和婉约的风韵。
“欢娱未了日晷短,城鼓咿咿续复断”:游玩的快乐还未结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城楼的鼓声时断时续,提醒人们时间已晚。这里传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鸣鞭夜月入鸡关,碧山皎皎水潺潺”:夜晚的月亮升起,行人收拾行装离开,鸡关外的青山绿水显得格外明亮。这一联为全诗画上了句号,让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中曲》是宋朝诗人赵希㯛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赵希㯛作为一个文人,游历了江南地区,亲眼目睹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他的心灵被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气息深深打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当时,宋朝的文化艺术繁荣昌盛,诗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追求个性解放。赵希㯛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致,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