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其二
蝶懒鶑喑欲莫春,更兼风雨别愁新。
天涯草色深如此,忆得淮南有故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蝴蝶慵懒,黄莺鸣叫低沉,春天即将逝去,又加上风雨带来的离别之愁。
天涯海角处的草色如此深重,让我想起了在淮南的旧友。
去完善
释义
1. "蝶懒莺喑":春天将去,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声音嘶哑。"莺"是指黄莺这种鸟类,"喑"是声音嘶哑的意思。
2. "莫春":即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3. "更兼":加上。
4. "天涯":指天边,形容距离遥远的地方。
5. "草色深":指春天即将结束,小草的颜色变得深绿。
6. "淮南":这里指的是安徽淮南市。
去完善
赏析
《春游 其二》赵希㯝赏析:
这首《春游 其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人以“蝶懒”、“鸎喑”来形容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这些词语巧妙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紧接着,诗人通过“更兼风雨别愁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伤与离别之情。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天涯草色深如此”的描述,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怀念。这种思念之情在诗歌中表现得非常深刻,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最后,诗人通过“忆得淮南有故人”来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春游 其二》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感伤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游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希㯝在1164年左右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的战争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赵希㯝,南宋文人,曾任司农少卿,精于书画鉴赏。他的诗风清丽婉约,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腻变化。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游览湖光山色、欣赏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表达出诗人在战乱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在这一特殊时期,赵希㯝作为文人官员,对国家的忧虑和自身的抱负使他无法释怀。然而,在国家动荡之际,他选择了以山水寄情的方式排遣内心的苦闷。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赵希㯝表达了他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仍能保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