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遇秋岩
出郭看山眼便醒,故人相值说云萍。
了翁屋后晚烟碧,茂叔阡头秋草青。
绝壑雨过溪水响,髙峰月上谷云停。
乌巾漉酒菊花店,醉拣陶诗书纸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到城外去看山时眼睛顿时清醒,与老朋友们相遇谈论起浮云。
范仲淹的老屋后面傍晚的烟雾呈现一片碧绿,周茂叔的墓头秋天的草色是那么的青翠。
很深的山谷中一场雨后溪水发出了响声,高峰上月亮升起时山谷中的云彩停下了脚步。
在卖菊花的小店里,戴着黑帽的诗人用过滤酒后陶醉地挑选着陶诗写在纸屏上。
去完善
释义
1. 出郭:指出城。郭,外城;这里指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城墙。
2. 云萍:指飘泊不定的生活。这里比喻游子离家在外。
3. 了翁:南宋著名学者、诗人周必大(1126-1204)的字。这里是作者借指自己的故居所在地。
4. 茂叔: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1032-1085)的字。这里是作者借用程颢的名字来指代故乡的墓地。
5. 绝壑:极深的山谷。
6. 高峰:高峻的山峰。
7. 乌巾:黑色的头巾。
8. 漉酒:过滤酒。
去完善
赏析
《新桥遇秋岩》这首诗歌以出郭看山的视角开篇,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相逢的喜悦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了翁屋后的晚烟、茂叔阡头的秋草等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随后,诗人又以绝壑的雨过溪水、高峰的月升谷云等景象,进一步传达了秋天的意境。最后,诗人通过描写乌巾漉酒菊花店、醉拣陶诗书纸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陶醉于秋天美景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桥遇秋岩》是南宋诗人董嗣杲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79年左右。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宋元交替的动荡时期。南宋朝廷衰败,蒙古军队逐渐南下,中原大地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期间,董嗣杲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担任官员,但由于战乱和时局动荡,他被迫辞官回乡。在故乡杭州,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使他深感忧虑和悲痛。
在此背景下,董嗣杲写下了这首《新桥遇秋岩》。诗中描绘了他在新桥偶遇秋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董嗣杲虽然身处乱世,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也是他在那个时代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尚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