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川冷渡
峰回路转六七里,林静鸟啼三四声。
游女不知行旅恨,一茶留我话平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过六七里的山路,突然峰回路转;寂静的树林中,传来三四声鸟鸣。这位游女不知道我旅途中的辛劳,却热情地请我喝了一杯茶,与我聊起她的生平故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宁川:指南京,亦为江宁、上元等。
2. 冷渡:在今南京市栖霞区。
3. 华岳:南宋著名文人,字子西,号翠微。有《翠微南征录》传世。
4. 峰回路转:形容山路曲折回环。
5. 游女:指出游的女子。
6. 行旅恨:离家在外的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7. 一茶留我:用一杯茶水招待客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旅途感受的诗。诗中通过“峰回路转”、“林静鸟啼”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宁川冷渡的美丽景色。在欣赏这些美景的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游女的友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宁川冷渡》是南宋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8年,正值金国入侵中原时期,南宋王朝被迫迁都临安(今杭州)。在这首诗中,华岳以“宁川冷渡”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华岳年仅三十岁,却已经经历了诸多人生波折。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曾考取进士,但因直言不讳而被贬为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华岳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参加了抗金斗争。然而,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并未实现,反而被奸臣陷害,被捕入狱。
在这段时期,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金国入侵中原,掠夺财物,掳走百姓,使得生灵涂炭。而南宋朝廷却只顾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华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古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