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断桥春望

标题包含
断桥春望
拾翠车闲辇路尘,山南山北杜鹃春。 谁家庭院东风里,飞出桃花不见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镃(1278年-1347年),字国器,号竹洲,浙江义乌人。他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 王镃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王应麟是南宋末年的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悠闲的车马穿行在繁华的路上,尘土飞扬。山的南面、北面都是一片杜鹃花的春天景象。谁家那栋房子在这样的春风中,悄然绽放的桃花如同未见人面的仙子。
去完善
释义
1. 拾翠:这里指妇女春日外出游玩。 2. 车闲:车辆停下来,表示游玩的女子在休息。 3. 辇路尘:辇路,皇帝出行的道路。尘,尘土飞扬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描绘车辆走过扬起的尘土。 4. 山南山北:指杭州的南高峰和北高峰。 5. 杜鹃春:指杜鹃花开的春天。 6. 谁家:谁人的家。 7. 庭院东风:庭院里吹拂着春风。 8. 飞出桃花:桃花纷飞飘落。 9. 不见人:看不见人的踪影。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断桥春望》中,诗人王镃巧妙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首先,通过“拾翠车闲辇路尘”一句,展现了春天踏青游人的盛况,人们乘着车马在山间赏景。接下来,“山南山北杜鹃春”描述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形成了丰富的色彩。然后,诗人以设问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谁家庭院东风里,飞出桃花不见人。”他仿佛看到了一户人家的庭院里,春风吹拂着桃花,花瓣随风飘散,却不见赏花的人。这景象既美丽又有些许寂寥,体现出作者对生活情趣的敏锐洞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断桥春望》是南宋诗人王镃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金兵的侵略,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社会动荡不安。 王镃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县令等职,后因故被贬谪,晚年归隐山林。他的诗歌作品多抒发个人遭遇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断桥春望》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王朝在北方疆土丧失的情况下,试图依靠江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来维持国家的稳定。然而,这种偏安的政策并未能阻挡金兵的侵略,反而使得南宋政权日益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王镃的诗歌作品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