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怨怀无托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怀愁绪无处寄托。唉,情人已离,消息渺茫如烟波浩渺。即使有巧妙手法,也难解开情感锁结,就像风雨消散,雾轻云薄。燕子楼虽在,但已积满尘土,无人弹奏一床弦索。换了一片叶子,仍是昔日亲手栽种的芍药花。
江边的汀洲渐渐生出杜若。猜测那小舟正靠在岸边,人儿却在遥远的天际。还依稀记得那时的书信,却早已变成无关紧要的话语,如今只想统统烧掉。春天时,希望你将江南的梅花寄来。愿此生,对着花、对着酒,只为你落泪。

去完善
释义
收到。以下是您提供的古诗的注释:
1. 解连环:词牌名,相传因隋朝牛弘能歌《莫愁乐》,有人盗其婢女所起。
2. 嗟: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
3. 辽邈:形容遥远。
4. 燕子楼:指古代楼观之一,位于江苏徐州。
5. 暗尘锁:指积满灰尘,无人收拾。
6. 弦索:指乐器,此处指琵琶。
7. 移根换叶:指植物生长更替的过程。
8. 杜若:一种草本植物,古人常用作调味食材。
9. 舟依岸曲:指船停靠在弯曲的岸边。
10. 天角:天际,天空的边缘。
11. 音书:指书信或消息。
12. 水驿:指水路驿站。
13. 梅萼:梅花的花蕾。
14. 拚:同“拼”,舍弃、不顾惜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愁绪与期待的词作,意境深远。起句“怨怀无托”,已直抒胸臆地传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怨之情。接下来的句子中,通过“纵妙手、能解连环”和“燕子楼空”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渴望破解情感困境,但实际却无从着手,只能在想象中寻找慰藉。对于昔日美好的回忆,也随着“暗尘锁、一床弦索”的叙述逐渐消退。
下阕则以宁静的汀洲和生长的杜若作为背景,寄托了作者的希望。但与前文愁绪相比,这一部分显得更加脆弱。尽管作者期待再次收到对方的音书,但却被告知“人在天角”,仿佛距离无比遥远。然而,即便无法触及对方,作者仍心存期望,“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这是坚定的等待,也是深深的爱意。最后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执着,他愿意用一生的时光,只为能在与花的相伴中对酒独酌,为这段无果的感情默默流泪。
总体而言,这首词在结构上跌宕起伏,在情感上深深打动人心。无论是表达对爱情的追求还是对未来的迷茫,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修养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时期(公元1100-1126年)。在这段时间里,周邦彦曾担任太学正、国子监主簿等职位,但在政治上并未受到重用,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种不得志的心情。
当时北宋社会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周邦彦的词以语言华美、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广泛流传。然而,在这首《解连环·怨怀无托》中,周邦彦表达了孤寂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人生际遇的无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