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蛟亭酬和 其一
多病思君秋水深,好风忽送雁来音。
相逢四句山中偈,说尽君心见我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因多疾病而常思念你,如同秋水般的深不见底;
突然一阵好风吹过,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如同大雁捎来了你的声音。
在山上偶然相逢时,我口诵四句禅语,已将我的心意完全传达给你,也让你看见了我的真心。
去完善
释义
1. 多病:指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状况。
2. 思君:表达对友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3. 秋水深:形容秋天的水色深沉,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4. 好风:和风、清风,寓意美好的事物。
5. 忽送雁来音:古人常用鸿雁传书来表达思念之情,这里的“雁来音”指的是友人的来信。
6. 四句山中偈:佛教中的诗句,通常用于表达人生哲理或佛法思想。
7. 说尽君心见我心:意思是通过对山中偈的交流,表达了彼此的心声和理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翠蛟亭酬和”,是赵汝谈与朋友间的一次唱和之作。首句“多病思君秋水深”,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秋天往往被视为肃杀、寂寥的季节,而诗人在此时因疾病而更加思念友人,这种情感显得更加深沉。第二句“好风忽送雁来音”,诗人以大雁作为传递消息的使者,象征着远方友人的关心和问候。
接下来两句“相逢四句山中偈,说尽君心见我心”,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诗人与朋友在山林中相遇,用短短的四句偈语相互倾诉心事,传达出彼此的真诚与理解。这种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情谊,使诗歌具有了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翠蛟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南郊的月湖景区,始建于唐代,是南宋著名文人赵汝谈与朋友聚会、品茶、赏景之地。公元1175年,南宋宁宗皇帝在位期间,诗人赵汝谈在翠蛟亭创作了这首《翠蛟亭酬和 其一》。
在那个时期,南宋正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赵汝谈既感受到时代的压迫,也寄情山水、追求心灵的解脱。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赵汝谈本人在南宋时期的文坛地位显赫,他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诗人交好,共同倡导诗歌革新,提倡“诗必穷而后工”的观念。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赵汝谈的人生哲学和文学观,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