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翠蛟亭酬和 其二

标题包含
翠蛟亭酬和 其二
闻道今晨看洞回,老龙眠处宝千堆。 灵珠已落君侯手,枉著明驼夜半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天早晨看完洞穴回来,老龙睡的地方堆满了珍宝。 珍贵的明珠已经落入了您手中,浪费了明亮的骆驼在半夜催促。
去完善
释义
《翠蛟亭酬和 其二》注释: 1. "闻道":听说。 2. "洞": 指的是翠蛟洞,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县的碧山。 3. "老龙眠处":指龙的栖息地,此处引申为翠蛟洞内水流的源头。 4. "宝千堆":形容宝物的数量众多。 5. "灵珠":本指传说中的仙珠,此处比喻龙泉岩瀑布。 6. "君侯":对他人的尊称,此处指代诗人自己。 7. "枉著":白白的;徒然的。 8. "明驼":指骆驼。在古代,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这里用“明驼”来形容水流疾速。 9. "夜半催":在半夜时分催促前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翠蛟亭酬和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汝谈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去看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宝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老龙眠处宝千堆”描述了宝藏的存在,而“灵珠已落君侯手”则暗示了宝物已经被他人所得,这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无奈。整首诗以叙事为主,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感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翠蛟亭酬和 其二 江上春山古翠蛟,岸边花雨湿红绡。 酒波潋滟摇空影,歌扇丁东傍水桥。 抚景怀人迷处所,题诗报友托渔樵。 故园松竹今何似,肠断青青木末箫。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汝谈于淳熙年间创作的。淳熙年间是南宋时期的相对和平的时期,宋孝宗实行对金人的妥协政策,国家局势较为稳定。 在该时间段内,赵汝谈曾担任临安府教授、秘书省校书郎等官职。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历史、天文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中“翠蛟亭”是一个位于江边的小亭子,春天时山上古翠蛟,岸边花朵盛开,雨水湿润了红绡,呈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诗人饮酒听曲,陶醉在这美景之中,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友,希望借由这首诗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情感真挚动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