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新月上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的月亮升起,远方的烟雾渐渐散去。习惯跟随潮水去采集珍珠。船穿过花儿返回溪口。买来春天的新酒。小艇的缆绳牵引着垂在岸边的柳树。
去完善
释义
新月上:新月,指农历每月月初的弓形月亮。这里表示开始一天劳作的时刻。
远烟开:远处的烟雾散去,视野变得开阔。
惯随潮水采珠来:表示渔民根据潮汐规律出海采珠。潮水,这里指潮汐。采珠,指采集珍珠。
棹穿花过归溪口:驾船穿越花丛回到溪口。棹,划船的工具。溪口,溪流汇合或分岔的地方。
沽春酒:购买春酒。沽,购买。春酒,古代在春季酿制的酒。
小艇缆牵垂岸柳:用小艇上的缆绳系住岸边垂下的柳枝。小艇,轻便的小船。缆牵,用缆绳牵拉。垂岸柳,指沿岸下垂的柳树枝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上阕写景,以“新月上,远烟开”开篇,展现出江面上初升的新月和远处的云烟,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接下来,作者以“惯随潮水采珠来”描述了渔民们在江边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勤劳的身影。下阕叙事,以“棹穿花过归溪口”描述了渔民们驾船穿过花丛回到溪口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的归家之情。紧接着,作者又以“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描绘了渔村的生活景象,表现了一派悠闲的田园生活。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新月上》是五代词人李珣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新月升空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情景中的思乡之情。
首先,从创作时间上看,李珣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而十国则是在这五个朝代之间割据一方的十个地方政权。
其次,关于作者李珣的相关人生际遇,他是五代时期的蜀地文人,蜀地在五代时由孟知祥建立的后蜀统治。李珣博学多才,对文学、史学、医学都有研究,他的词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南乡子·新月上》中,他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在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仍,许多文人和士人都选择离开家乡,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因此,思乡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李珣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新月升起时的美景描绘,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乱景象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