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巢道士
一点灵光触处通,心空不见太虚空。
五千言把为玄妙,湿纸如何裹大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点灵感瞬间领悟,心中开朗不见浩瀚宇宙。
道德经中的奥妙难以言传,就像沾湿的纸张如何包住一条大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灵光:指心灵的领悟或体会。
2. 触处通:形容无论何处都能领会事物的道理。
3. 心空:心灵空虚无物,指心灵平静的状态。
4. 太虚空:比喻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
5. 五千言:这里指《道德经》,老子的一部哲学著作,共五千字。
6. 玄妙:深奥微妙之理。
7. 湿纸裹大虫:用湿纸包裹大虫(即蟒蛇),无法使其改变形状。此处暗喻无法通过言语来传达玄妙的道。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巢道士》是北宋时期释法薰的一首送别诗,具体创作时间无法考证。释法薰是宋代著名的僧人、诗人,其作品多涉哲理和禅意,以表达了超脱尘俗、达观人生的境界。这首《送巢道士》亦属此类。
在北宋时期,道教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崇道风气。道士们游历四方,传播教义,结交名士,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释法薰作为一位高僧,与巢道士相交甚厚,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和品德。然而,巢道士因世事无常,辞别归隐山林,令释法薰为之感怀不已。
在此背景下,释法薰创作了这首《送巢道士》,通过描绘巢道士的形貌、气质及行踪,展现了他对朋友的诚挚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宗教文化交融、文人墨客向往隐逸生活的社会风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