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孙昧禅人
十五为僧二十归,途中莫比在家时。
老僧留浙汝回蜀,三昧从来古不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师孙昧禅人:指僧人孙昧,是法薰的弟子。
2. 十五为僧二十归:形容孙昧在十五岁出家为僧,二十岁后回到家乡。
3. 途中莫比在家时:指孙昧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事情,与在家时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4. 老僧留浙汝回蜀:法薰在杭州修行,孙昧从四川来杭州向他请教,这里是法薰叮嘱孙昧回到四川去。
5. 三昧:佛教术语,指通过禅定达到一种心境平静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送行友人时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十五为僧二十归”,通过对比诗人早年出家、中年还俗的经历,反映了他在尘世与空门之间的徘徊与抉择。中间两句“老僧留浙汝回蜀,三昧从来古不知”,描述了诗人在浙江留下足迹,而友人在四川重建家园的过程,突出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各自追求。最后一句“三昧从来古不知”,意味着诗人对友人执着追求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禅宗修行的不易和艰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师孙昧禅人》是宋朝诗人释法薰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具体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年间)。释法薰是禅宗临济宗杨岐派僧人,他的作品以表现佛门境界和人生哲理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在公元1174年的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释法薰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在佛法上有所造诣,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送师孙昧禅人》这首诗是在释法薰送别师孙昧禅人时的即兴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位禅人在分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对禅宗修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们对友谊、道义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