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赞
航海越漠来,几度药不杀。
坏我震旦人,至今厮淈{左氵右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航行穿越沙漠,历经多次险境而未死。
破坏我们这片土地的人,到今天还在争斗不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航海:指从西域航行至中国。
2. 越漠:穿越沙漠,指西行取经的过程。
3. 药不杀:意指释迦牟尼的教化。
4. 震旦: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即现在的中国。
5. 厮:相互。
6. 淈:搅浑,弄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法薰的《初祖赞》,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诗人通过航海、越漠等词汇描绘了传教士们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同时提到他们带来的宗教思想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
“航海越漠来”描绘了佛教从印度传至中国的过程,强调了传教士们乘风破浪、穿越沙漠的勇气和毅力。这一句还暗示了佛教的传播跨越千山万水,具有很强的传播力。
“几度药不杀”与下一句“坏我震旦人,至今厮淈{左氵右盾}”都表现出了佛教思想的冲突性和破坏性。这里所说的“药不杀”是指佛陀所教导的非暴力原则,而“厮淈{左氵右盾}”则表达了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佛教之间的激烈碰撞和影响。诗人指出,尽管佛教宣扬和平,但它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在信仰问题上陷入困扰和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传入中国的看法,既有对传教士勇气的赞美,也有对他们所带来的文化冲击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祖赞》是南宋时期著名僧人释法薰所作的一首赞美禅宗初祖达摩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中国历史上宋朝时期的繁荣时期,也是禅宗文化在江南地区蓬勃发展的阶段。
释法薰,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年间,为杭州径山寺的住持,擅长诗歌创作,作品以禅意浓厚而著称。他在诗坛上颇有声誉,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共同探讨禅宗哲学与诗歌艺术的结合。
在《初祖赞》这首诗中,释法薰通过赞美禅宗初祖达摩的形象,表达了对于禅宗精神的崇尚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达摩西来传法的描绘,强调了禅宗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教义思想。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江南地区的禅宗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禅宗僧人在各地建立寺庙,传授佛法,与文人士大夫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禅宗文化的繁荣。释法薰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诗篇无疑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宗教氛围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