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荆门蒙泉

标题包含
荆门蒙泉
郏石玲珑玉为骨,下有双泉深觱沸。 珠泉凝白玉泉碧,含彩扬辉以其物。 珠泉灵蚌夜出游,忽惊月色清如秋。 一山木叶皆倒影,月轮却在泉间浮。 玉泉潜珍閟莫测,木石但观皆润泽。 卞和生长此山间,谷邃泉深求不得。 泉心缓缓嘘浮珠,泉口急流深满渠。 鱼虾蛭蚓不敢狎,始知下有龙神居。 老龙动息有常定,朝昏泉涌如潮信。 余波派作九曲流,百折不能违水性。 石池数顷琉璃浸,池底金莲铺绿锦。 金碧晶荧射眼明,烦襟濯尽生寒凛。 上古消沉不可知,唐贤往往已留题。 莓苔剥落传师笔,沙砾灭没文饶碑。 汴京往昔升平日,北上西来多墨客。 东坡诗扁卧蚕书,鲁直门颜生铁画。 向来虏寇抄荆门,城郭屋庐俱荡焚。 黄头亦恐杀风景,岿然独有林亭存。 古称神瀵疑兹是,到处涔蹄无此比。 争得山头无戍垒,住向荆门弄泉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上的石头犹如宝玉般精致,下面有两股清泉在激荡翻腾。 其中一股泉水积聚了白珠,另一股则是碧色珍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辉。 夜里,珠宝般的泉水从河蚌中喷出,月光仿佛都变得清澈起来。 整个山林的景色都被泉水的倒影映照出来,而月亮本身似乎就悬浮在泉水上。 这座泉水中隐藏着丰富的宝藏,不过难以预测在哪里。 树木和岩石只要靠近泉水,都显得滋润而有光泽。 在山里生活的卞和曾试图寻找这个泉水的秘密,可惜一直未能成功。 泉水的中心缓缓吹出一颗颗珠子,泉水的出口却涌出湍急的水流。 小鱼小虾和水蛭蚯蚓都不敢靠近这里,因为它们知道这里有龙神的居所。 龙神的活动规律恒定不变,所以这里的泉水早上和晚上都会像潮水一样涌起。 泉水的支流曲折蜿蜒,始终遵循着水的特性。 水池的面积很大,里面充满了明亮的琉璃色彩,底部还铺着绿缎般的莲花。 那些金光闪闪、晶莹剔透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洗去了烦恼的闷热感,带来了一丝凉意。 关于古时候的事已经无从知晓,但唐代的文人墨客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字迹。 历经岁月沧桑,只有莓苔剥落的石刻和马赛克消失的碑文才能见证当时的辉煌。 曾经的汴京升平盛世,来自四面八方的才子们汇集于此。 苏东坡用卧蚕书写了他的诗篇,黄庭坚则在门楣上刻画了生铁画卷。 可叹的是,在金兵攻打荆门的时候,城里的房屋都被摧毁焚烧。 不过敌军也怕破坏了这里的景色,所以只有这里的亭台楼阁得以保存。 人们怀疑这里的泉水就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奇水源,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真希望山头不再有防御工事,让这里的荆门泉水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去完善
释义
1.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鄂、川、陕、渝四省市交界处,东眺武汉,西临宜昌,南望长江,北依秦岭。2. 蒙泉:荆门境内的名胜之一。3. 刘子寰:南宋文人,生卒年不详,字叔广,号蕉雪子。4. 郏石:山名,位于湖北荆门境内。5. 玲珑:形容山石之美。6. 玉为骨:用玉石装饰的山石。7. 双泉深觱沸:双泉,指珍珠泉和玉泉;觱沸,形容泉水涌出的样子。8. 珠泉:珍珠泉,因泉水涌出时呈珠状而得名。9. 凝白:泉水呈现白色。10. 玉泉:玉泉,因泉水涌出时颜色如碧玉而得名。11. 含彩扬辉:泉水色彩斑斓,光芒闪耀。12. 灵蚌:传说中的神蚌,能吐出珍珠。13. 忽惊月色清如秋:月色如水,清澈透明。14. 一山木叶皆倒影:整个山上的树木都映在水面上。15. 月轮:月亮。16. 在泉间浮:月亮在水中荡漾。17. 深藏:泉水深处。18. 潜珍:珍贵的东西隐藏在深处。19. 閟测:无法预测。20. 木石但观皆润泽:树木和石头都被泉水滋润得有光泽。21. 卞和:古代荆州的居民,以采药为生,后成为神仙。22. 谷邃泉深:山谷深邃,泉水幽深。23. 嘘浮珠:用气息吹起水面的气泡。24. 急流:水流湍急。25. 满渠:充满渠道。26. 鱼虾蛭蚓:各种鱼类和水生动物。27. 不敢狎:不敢靠近。28. 始知下有龙神居:才知道泉水中住着神龙。29. 老龙:传说中的龙,寿命长。30. 有常定:有固定的作息规律。31. 朝昏泉涌如潮信:每天早晚泉水涌动如同潮汐。32. 派作:分流。33. 九曲流:曲折的溪流。34. 百折不能违水性:无论如何弯曲,都不能改变水的特性。35. 石池:由石头砌成的池塘。36. 琉璃浸:像琉璃一样晶莹剔透。37. 金莲:金色的莲花。38. 绿锦:绿色的丝织品。39. 金碧晶荧:金色和碧色的宝石闪闪发光。40. 烦襟濯尽:洗去心中的烦恼。41. 寒凛:寒冷。42. 消沉:消失。43. 唐贤:唐朝的贤人。44. 留题:留下题诗。45. 莓苔剥落:青苔脱落。46. 传师笔:相传为僧人所写的字迹。47. 沙砾灭没:沙石被磨损。48. 文饶碑:文饶,唐代文人;碑,石碑。49. 汴京:古地名,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今开封市。50. 升平:太平盛世。51. 北上西来:从北方到西方。52. 墨客:文人墨客。53. 东坡诗扁卧蚕书:苏东坡的诗和他的行书。54. 鲁直门颜生铁画:黄鲁直的门匾和书画。55. 虏寇:外敌侵略者。56. 抄荆门:侵略荆门。57. 城郭屋庐俱荡焚:城市、乡村的房屋都被烧毁。58. 黄头:敌人的首领。59. 杀风景:破坏美好景色。60. 岿然:独自屹立的样子。61. 林亭:树林中的亭子。62. 古称神瀵:古人称之为神奇的水源。63. 疑兹是:怀疑这就是。64. 争得:怎会没有。65. 住向:居住在。
去完善
赏析
《荆门蒙泉》刘子寰 这首诗描绘了荆门蒙泉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历史的感慨。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蒙泉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首联描绘了蒙泉的形态,以石为骨,泉水深且沸,表现出其神秘而奇特的特点。颔联则以珠泉、玉泉的颜色变化,展示了泉水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景象。颈联则描述了夜晚珠泉的美景,月光映照在泉水上,使得整个山林都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影之中。 在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分别描绘了泉水的神奇功效、老龙的威严以及泉水的流动规律。这些都是蒙泉的特点,也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古人已经留下了许多题咏,而今人又该如何呢? 全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蒙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荆门蒙泉》是南宋诗人刘子寰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公元1189年前后。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国家动荡,刘子寰的人生经历颇多曲折。他在年轻时期曾游历全国各地,广泛结交名士,但在面对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民间疾苦时,他深感无力回天。晚年回到家乡,隐居于山林之间,专心著述。 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金人侵扰,内有农民起义。刘子寰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痛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沉的社会意义。而他也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