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好事近

标题包含
好事近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 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 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来到东边的篱笆墙,一片带露水的红花最先引人注目。让人想起那冷清的金黄色菊花,犹如涂了浓厚的胭脂一般鲜艳。这些花朵像是十月的桃花,它的花瓣在阳光下如同破晓的霞光一样美丽。为何陶渊明笔下的韵味,如今却显得如此妖娆呢?
去完善
释义
东篱:指代菊花盛开的季节。语出晋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金英:即黄花。这里指菊花。 渊明:即陶潜字,东晋大诗人,他写过许多咏菊的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被誉为“菊花之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东篱菊花、诗人对其独特观察的古诗词。通过“一种露红先占”,展现出菊花初开的景象,表达出季节的变化。接下来用“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描述了菊花的色彩和形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则将菊花与桃花进行对比,强调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的独特存在。最后,以“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的提问,既表达了对陶渊明欣赏菊花的理解,又突出了这种被看作是“妖艳”的菊花的独特之美。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充分展示了诗人在观赏菊花时所感受到的美感和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好事近》是南宋诗人刘子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8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刘子寰作为南宋文人,经历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等历史事件,深感国家民族危机四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借《好事近》抒发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复兴家国的壮志。诗句中的“燕雁双飞”代表南北分离的悲凉景象,而“银屏一点”则象征国家的希望所在。全诗既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又寓含了激励士人奋发图强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