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日偶怀
欲将闲日课桑麻,徙倚无端易日斜。
幽野情怀怜碧草,寂寥门馆称黄花。
末年函席瞻先哲,几世绳枢守故家。
今古有谁心事了,隙驹超忽是年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尝试在闲暇时学习农耕知识,却因无聊而轻易打发时间到日落时分。
我喜爱那广阔原野上的碧绿青草,也珍惜寂寞中的那些金黄色花朵。
回顾过去,我们已远离圣贤的教化,尽管历经风雨,但仍坚守自己的家园。
如今,有谁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呢?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之间就已过了那么多年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闲日:闲暇的日子。
2. 偶怀:偶尔有所感怀。
3. 课桑麻:指农耕之事。
4. 徙倚:徘徊,彷徨。
5. 无端:无缘无故地,表示毫无理由或原因。
6. 日斜:太阳偏西,夕阳时分。
7. 幽野:幽静的原野。
8. 情怀:情感,心境。
9. 怜:喜爱,疼爱。
10. 碧草:绿色的草。
11. 寂寥:寂静空旷的样子。
12. 门馆:府邸。
13. 称黄花:赞美黄色的花。
14. 末年:晚年。
15. 函席:把席位连接起来,形容聚会的场所。
16. 瞻先哲:瞻仰往圣先贤。
17. 绳枢:用绳子系住的木门枢,比喻贫穷的家庭。
18. 守故家:坚守故乡家园。
19. 今古:古今,今昔。
20. 有谁:有谁能。
21. 心事了:心事得以明了,心中疑惑得到解决。
22. 隙驹:时间像从缝隙中穿过的马一样短暂,形容时光飞逝。
23. 超忽:迅速离去,飞快流逝。
去完善
赏析
《闲日偶怀》是一首表达作者感慨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诗词。首联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光里从事农务的景象,以及傍晚时分斜阳照耀的美丽景色。颔联通过描写绿草和黄花,展现出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颈联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家族传统与精神的坚守。尾联则传达出古今无人能完全理解彼此内心的无奈,感慨时间如同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身处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又流露出对人生哲学的深度探索,使读者沉浸在悠悠岁月之感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闲日偶怀》是南宋诗人刘子寰所作,大致创作于公元1180年至1200年之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发,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刘子寰在闲暇之余,感慨国家命运的艰辛,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怀。
在这个时期,刘子寰的生活也并不如意。他一生科举不第,功名无望,尽管文采横溢,却未受到朝廷的重视。这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更加关注。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民间生活也颇为艰苦。战乱、天灾接连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的昏庸无能,使得这种困境愈发严重。刘子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诗篇,唤醒人们的爱国之心,共同挽救国家的命运。
综上所述,刘子寰在这首《闲日偶怀》中,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传达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