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玉州城
隠隠层台际混茫,荆关形胜古当阳。
登楼赋里山川在,抱玉岩前堑垒荒。
思绕曲沮流脉脉,望迷平楚入苍苍。
青林渐复升平旧,百里康庄夹绿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远方模糊的层台之间,古代的关隘依然矗立。这座有着古老历史的城关地势险要,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登上高楼,远山近水仿佛都融入到了古人的诗赋中;靠近抱玉岩,废弃的壕沟和城墙也显得荒凉而令人感叹。思念之情如同曲折的溪流,源远流长;望着远方的景色,心中的感慨更是无穷无尽。和平年代的到来让周围的青山逐渐恢复生机,绿色的树木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百里之内的康庄大道两侧都是绿色的杨柳。
去完善
释义
1. 当阳:地名,位于湖北省宜昌东部,古称“编县”、“玉泉”,这里指的是荆州的东北部。
2. 玉州城:古代玉州的州城。玉州为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单位,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这里需联系上下文来推断。
3. 隠隠:指隐藏不显眼的样子。
4. 层台:古代建筑的层次。
5. 际混茫:形容天边的景象迷茫不清。
6. 荆关:荆州的关隘。
7. 抱玉岩:这里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判断其含义。可能指代一个地方,也可能与古代的某种传说有关。
8. 堑垒荒:形容荒废的防御工事。
9. 思绕曲沮:比喻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曲沮水: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10. 平楚:地平线上的树木。
11. 青青:绿色。
12. 百里康庄:指宽阔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当阳玉州城》是南宋诗人刘子寰的一首描绘战争与和平交织的古诗。首联以“荆关形胜”点出地点,通过“隠隐层台际混茫”展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颔联则提及了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颈联进一步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而尾联则以“百里康庄夹绿杨”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和平年代的期待。整首诗富有哲理和深度,既是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当阳玉州城》刘子寰是南宋诗人刘子寰的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作。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的南宋时期,当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宋和金朝对峙的阶段。
在那个时候,刘子寰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因此,他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刘子寰所处的时代,宋金之间的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子寰作为一名文人,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现实。他的诗歌既有对战争的批判,也有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他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