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长条袅袅串红绡。
无风时自摇。
十分妖艳更苗条。
殢春情态娇。
风影舞,露痕潮。
买来和蝶饶。
故园愁绝楚宫腰。
相逢恨怎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细长的花枝如同红色丝带般摇曳生姿,没有风吹也会轻轻晃动。它们分外妖娆,姿态婀娜多姿。它们犹如怀着春天的情怀,带着娇柔的姿态,在风中舞动,露水滋润。买来与蝴蝶共舞,唤起故乡的思念,那是一种楚宫般的忧伤和缠绵。相见时的遗憾如何消散?
去完善
释义
1. 阮郎归:词牌名,又名“醉桃源”、“碧牡丹”等。双调四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2. 刘子寰:即刘过(约1150年-约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江西吉安人,南宋豪放派词人。
3. 长条袅袅:指柳枝长长的样子,这里借指红花。
4. 串红绡:形容花朵紧密相连,犹如穿在一起的红色丝绸。
5. 无风时自摇:即使没有风,花儿也会轻轻摆动。
6. 十分妖艳更苗条:形容花儿非常美丽,而且形态优雅。
7. 殢春情态娇:形容花儿在春天里的姿态柔美。
8. 风影舞,露痕潮:描述风吹动着花影舞动,露水滋润着花儿。
9. 和蝶饶:与蝴蝶共舞。
10. 故园愁绝楚宫腰:意指故地重游时的惆怅心情。
11. 楚宫腰:以楚国宫廷中的美女细腰比喻花卉的纤细。
12. 相逢恨怎销:相遇后的遗憾难以消除。
去完善
赏析
《阮郎归》刘子寰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柳枝条、蝴蝶飞舞的景象,表达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氛围。“长条袅袅串红绡”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垂柳的柔美姿态,“无风时自摇”则突显了其生命力。而接下来的“十分妖艳更苗条”“殢春情态娇”则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儿们以娇艳妩媚的形态和多情可爱的性格。
紧接着,“风影舞,露痕潮。”两句通过描述风吹过花朵的影子以及露水滋润的痕迹,进一步渲染春天的美好。同时,“买来和蝶饶”又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然而,在整首词的最后两句中,作者笔锋一转,表达出在如此美丽的景致背后隐藏的忧思。“故园愁绝楚宫腰。相逢恨怎销。”这里的“故园愁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而“楚宫腰”则是借古喻今,暗示历代王朝衰亡的原因。最后一句“相逢恨怎销”则透露出作者面对现实矛盾时的无奈与惆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南宋词人刘子寰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9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刘子寰生活的时代,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屡次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得刘子寰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深感忧虑。他本人也曾担任地方官员,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和社会的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子寰创作了这首《阮郎归》。词中以女性的口吻,描绘了一位失意的佳人形象,实际上是对国家命运的隐喻。通过这样的手法,刘子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