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蔡守监丞得祠次韵送之

标题包含
蔡守监丞得祠次韵送之
墨行儒名固可麾,愧无织锦别梭机。 隔林喜听黄鹂语,离岸愁看画鹢飞。 松菊未荒三径在,山川都是几人非。 只应父老千行泪,立尽斜阳未肯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墨水的流动和儒家的理念固然可以指挥,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创造出别的思维工具的能力。 隔着树林高兴地听到黄鹂的声音,离开岸边却惆怅地看着画船远去。 松树和菊花还没有荒废,它们的痕迹还在,然而山河之间已经有很多人发生了变化。 只是应该体谅那些父老的千行泪水,即使太阳快要落山,也不忍心早早离开。
去完善
释义
1. 麾:指挥。这里比喻把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2. 愧无织锦别梭机:比喻自己没有什么才华可以献给朝廷。梭机,编织布匹的器具。 3. 黄鹂语:黄鹂鸟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4. 画鹢飞:画鹢,指装饰华丽的船。这句表示蔡守监丞即将离开。 5. 三径:西汉王莽时期,颍川刘表曾邀请韩康伯一起隐居,韩康伯因为母亲年老而没有答应,后来写了《述初赋》以寄托他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守故茅茨,荒馀三径”之句,后来用“三径”来代表隐者的家园。 6. 立尽斜阳:形容留恋不舍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蔡守监丞得祠次韵送之”,意思是诗人听说蔡守监丞(宋朝的一种官员)被任命为祠官(主管祭祀的官员)后,写诗送给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蔡守监丞的赞誉和惜别之情。 首联“墨行儒名固可麾,愧无织锦别梭机。”是说蔡守监丞文才横溢,名声在外,诗人对此表示敬意。颔联“隔林喜听黄鹂语,离岸愁看画鹢飞。”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诗人以黄鹂、画鹢为喻,表达出别离的哀愁。颈联“松菊未荒三径在,山川都是几人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感慨时光流逝,人事沧桑。尾联“只应父老千行泪,立尽斜阳未肯归。”是对父老送别蔡守监丞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和对蔡守监丞的不舍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蔡守监丞得祠次韵送之》是宋代诗人释元肇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都非常繁荣。释元肇,一位高僧和诗人的结合体,他的诗歌多表现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其禅意的心境。 在释元肇生活的时间段内,北宋年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科技、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禅宗佛教在当时也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诗人释元肇作为禅宗的高僧,同样对禅宗有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而蔡守监丞,则是在当时的朝廷任职的一位官员,因功绩被任命为监丞。这首诗就是释元肇在得知蔡守监丞得到祠后所创作的。“得祠”在古代指的是受封赏或者退休后获得一处宅院,这是对官员的嘉奖和礼遇。诗人用这首诗表达了对其好友蔡守监丞的赞美和祝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