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邢台怀古

标题包含
邢台怀古
蕞尔邢侯国,巍然昭义军。 未能为晋重,忽已被梁分。 壤沃连三郡,时移出四君。 苍茫怀古意,群丑谩纷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迈(1234年-1305年),字景卢,号野处,又号容斋,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洪迈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蕞尔:形容地方狭小,势力微弱。 2. 邢侯国:指邢台,位于河北省西南部。 3. 巍然:高大壮观的样子。 4. 昭义军: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军事组织,负责维护邢州一带的治安。 5. 晋:这里指的是唐朝的晋阳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 6. 梁:这里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建立者是朱温。 7. 三郡:指洺州、磁州和邢州三个地方。 8. 四君:指四位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9.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10. 群丑:指那些无知的人。 11. 谩:轻慢,轻视。 12. 纷纭:纷纷扰扰。
去完善
赏析
《邢台怀古》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邢台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现实纷争的批判。诗中“蕞尔邢侯国,巍然昭义军”两句,描述了邢台作为一个小国的历史地位,以及它在昭义军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未能为晋重,忽已被梁分”则揭示了邢台在历史上的短暂繁荣和迅速衰落。 在“壤沃连三郡,时移出四君”中,诗人通过对邢台土地肥沃和人才辈出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其历史地位和重要性。而最后两句“苍茫怀古意,群丑谩纷纭”则表达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现实纷争的批判。整首诗以深沉的历史视野,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使读者在领略邢台悠久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敬畏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邢台怀古》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洪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5年,正值南宋理宗时期,此时南宋政权已经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洪迈正担任翰林院修撰一职,负责编写国史。他对于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国家的兴衰成败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邢台等地,对当地的古迹和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邢台位于河北省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曾是赵国都城。在这里,洪迈见证了赵国的繁荣与衰落,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他在游览古迹、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历史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洪迈创作了《邢台怀古》这首诗。通过对邢台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历史的感慨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