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秋游湖上亭

标题包含
早秋游湖上亭
危亭秋尚早,野思已无穷。竹叶一尊酒,荷香四座风。 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亭子虽然处于秋天,但还显得有些早;田野里的思绪却已经十分丰富。大家手持竹叶青这种美酒,感受着四周的荷香四溢。 清晨烟雾弥漫在孤岛之外,而傍晚的夕阳下鸟儿纷纷归巢。我们渐渐喜欢上了湖泊的宁静之美,于是把船划向月亮已经升起的夜空。
去完善
释义
《早秋游湖上亭》刘威 注释: 1. 危亭:高耸的亭子。 2. 野思:山野之思,指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3. 一尊酒:一种酒,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独饮。 4. 荷香:荷叶的香气。 5. 孤屿:孤岛。 6. 归鸟:返回的鸟儿。 7. 月满空:月亮照亮天空。
去完善
赏析
《早秋游湖上亭》是一首描绘秋日湖上亭景的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进行细腻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以"危亭"和"野思"开头,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并以"尚早"表明早秋的季节特点。接着用"竹叶"和"荷香"来展现秋天的自然景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在“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远景的描绘,展示了湖上亭周围的美丽风光。而最后两句"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湖光山色时所产生的深深的爱意,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希望在月满天空之际,与美景共度时光的渴望。整首诗画面感强,情景交融,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秋游湖上亭》是唐代诗人刘威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95年。这一年,唐朝已经进入了晚唐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刘威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在这一特殊时期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他描述了早秋时节的景色,湖面波光粼粼,荷花凋谢,落叶纷飞,一派萧瑟的景象。然而,他却在这苍凉之中发现了生命的顽强,正如那句“秋水连天静不波,水雁斜飞入冷荷”所描绘的那样,尽管环境恶劣,但生命仍在延续。 这首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也是刘威个人心态的体现。他曾担任过节度使,但因时局动荡,最终弃官回乡。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