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早秋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
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阳光仿佛静止的水面,清爽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天空。路边的草色显得有些萧条,槐花随风飘零。夜晚时分,月亮照亮了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传来一声鸿雁的鸣叫。不要询问未来的事情,就像在沙滩上的那棵蓬蒿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就好。
去完善
释义
1. 金威:指秋天的清凉之气。
2. 生:产生、生出。
3. 止水:平静的水面,此处表示心境平和。
4. 爽气:清新的空气或宜人的气候。
5. 遥空:辽阔的天空。
6. 草色:指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
7. 萧条:寂寞冷落,这里形容道路冷清。
8. 槐花:槐树的花,秋天凋落。
9. 零落:分散地落下。
10. 月:指明亮的月亮。
11. 觉后:醒来之后。
12. 鸿:大雁,古人常以鸿雁传书。
13. 莫问:不要打听。
14. 前程:未来的路途,前途。
15. 飒然:形容秋风的声音。
16. 沙上蓬:沙滩上的蓬草,象征着旅行者的漂泊不定。
去完善
赏析
《旅中早秋》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开篇两句“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通过“金威”和“爽气”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清爽与豁达。接下来的诗句“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通过描写草色、槐花等秋天的景物,进一步表现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秋天的悲伤之中。他笔锋一转,写道:“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这两句诗意象鲜明,描绘了夜晚的明月和清晨的飞鸿,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也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两句“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是诗人对自己的告诫。“莫问前程事”意味着不要过分担忧未来的事情,而应该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飒然沙上蓬”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中早秋》是唐代诗人刘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刘威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是基于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他在旅途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回忆起家乡的美好,然而现实却是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和家国破碎的悲痛。这种情感上的反差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疾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