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物态人心渐渺茫,十年徒学钓沧浪。
老将何面还吾土,梦有惊魂在楚乡。
自是一身嫌苟合,谁怜今日欲佯狂。
无名无位却无事,醉落乌纱卧夕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模糊,十年来我一直学习如何在水边垂钓生活。作为一个老者,我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回到故乡呢?我的梦境里充满了楚地乡村的惊魂。我知道自己不愿意随大流行事,又有谁会可怜我今天想要假装疯狂的行为呢?虽然没有名和位,却也没什么烦恼事,不如就醉了,摘掉乌纱帽,躺在夕阳下休息吧。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物态人心:事物和人心的变化。
2. 渺茫:模糊不清。
3. 十年徒学:指学习但没有取得成就的十年时间。
4. 钓沧浪:引申为隐居之意,语出《楚辞·渔父》。
5. 老将:喻指年老的人。
6. 吾土:家乡,故土。
7. 梦有惊魂:梦中感受到惊恐的情绪。
8. 楚乡:楚国的地方,泛指故乡。
9. 自是:本来就是。
10. 嫌苟合:讨厌随便应付。
11. 佯狂:假装疯狂。
12. 无名无位:没有地位和名声。
13. 乌纱:黑帽,这里代指官职。
14. 醉落乌纱:醉酒之后脱下乌纱帽,意指放下世俗的束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漂泊旅途中,感慨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首联以“物态人心渐渺茫”开篇,既描绘了现实世界的变化莫测,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颔联通过“十年徒学钓沧浪”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这句诗寓意着诗人曾在沧浪之水畔度过了十年的时光,但如今却已不再拥有那份宁静与恬淡。
颈联中,诗人以“老将何面还吾土”为问,表现出他在面对家乡时的心境:既有归乡的渴望,又有羞愧之情。尾联则以“无名无位却无事,醉落乌纱卧夕阳”收尾,传达出诗人虽然身无分文、地位卑微,却能够放下世俗的烦恼,享受孤独与宁静的生活态度。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怀》是唐朝诗人刘威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时值安史之乱平定不久,社会尚处于战乱之后的修复期。
在这一时期,刘威本人因仕途坎坷,屡次遭贬。他一生以诗为寄托,以诗抒发内心的抱负和不满。在远离朝廷的地方任职期间,他深感人生的失意与无奈,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此段时间内,大唐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虽然安史之乱已经被平定,但国家的内部矛盾依然尖锐。政治斗争、贫富差距等问题使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威的《旅怀》一诗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