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
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来到室外庭院,花草树木依偎在一起。一夜之间春风吹拂,万水千山都已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冰雪消融,泉水涌流;阳光温暖,露水消失。我已经准备好了赏花的美酒,不要让那些美丽的黄莺过早地飞来。
去完善
释义
1. 晓:天刚亮的时候
2. 庭户:庭院的门
3. 草树:草木
4. 依依:轻柔飘荡的样子
5. 东风:春天的风
6. 万山:无数的青山
7. 春色:春天的景色
8. 冰消:冰雪融化
9. 泉派:支流
10. 动:流动
11. 日暖:阳光温暖
12. 露珠:露水形成的珠状物
13. 晞:晒干
14. 已酝:已经准备
15. 看花酒:欣赏花朵的酒宴
16. 娇莺:可爱的黄莺鸟
17. 莫预飞:不要提前离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早春》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庭院外的草树、东风、万山春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画面。同时,诗中提到了冰消泉派动和日暖露珠晞的细微变化,更显早春时节的清新与活力。最后,诗人表示已经准备好了赏花的美酒,希望娇莺不要抢先飞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春》是唐代诗人刘威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末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战乱,尤其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等历史事件。由于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疾苦加重,文学艺术的繁荣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诗歌流派,如晚唐体、唐音诗等。
刘威,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唐末五代时期的文人,他的生平事迹流传甚少。据现有文献记载,他曾担任过殿中侍御史一职,后因触犯权贵被贬谪。在贬谪期间,刘威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在这首《早春》中,刘威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流离的忧虑。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唐末五代时期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也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