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夜旅怀

标题包含
冬夜旅怀
寒窗危竹枕,月过半床阴。嫩叶不归梦,晴虫成苦吟。 酒无通夜力,事满五更心。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窗外竹子摇曳,月光洒在床上形成半边的阴影。嫩绿的树叶无法回到梦境,晴天的虫子发出悲苦的声音。酒已经喝完了,一整夜都没有力气;心事满满的,到了五更还无法安心入睡。寂寞的心情谁能理解呢?只剩下孤独的灯火和那素雅的古琴。
去完善
释义
1. 冬夜旅怀:指在寒冷的冬天夜晚,诗人离家在外,抒发旅途中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2. 刘威:唐朝文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御史中丞,善文辞,工书翰,名重于世。 3. 寒窗危竹枕:寒窗,寒冷的季节窗子;危竹枕,用竹子制作的枕头。形容冬天的夜晚环境清冷。 4. 月过半床阴:月光洒在床铺的一半上,给人带来阴影。 5. 嫩叶不归梦:嫩叶,春天的嫩叶;不归梦,无法回到家乡的梦想。意思是春天已经到来,却仍然无法回到家乡。 6. 晴虫成苦吟:晴虫,晴天时的昆虫;苦吟,痛苦地呻吟。表示即使在晴天也无法忘记痛苦。 7. 酒无通夜力:喝酒无法通宵。意味着内心无法平静,无法入睡。 8. 事满五更心:五更,凌晨四五点钟;心事充满了整个五更。表明诗人内心忧虑重重。 9. 寂寞谁相似:寂寞的心情谁能理解?表示诗人感到孤独无助。 10. 残灯与素琴:残灯,即将熄灭的灯;素琴,没有装饰的琴。象征着诗人困苦的生活条件和内心的寂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冬夜旅怀”为主题,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寂寥。首联通过“寒窗”“危竹枕”“月过半床阴”等词句展现了环境的寒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颔联中的“嫩叶不归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期盼;“晴虫成苦吟”则暗示了诗人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感慨与叹息。颈联中的“酒无通夜力,事满五更心”揭示了诗人借酒消愁却无能为力,心事重重难以入眠的矛盾心态。尾联以“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收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此寂寞时刻,无人能解其忧愁的心情,只有那盏微弱灯光和素琴陪伴着自己度过这漫漫长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寂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夜旅怀》是唐代诗人刘威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五言律诗。其时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期,政治腐败、战乱频仍。 在这段时间里,刘威曾多次离家远游,以寻求功名。然而他并未获得期望中的仕宦升迁,相反却因忠诚耿直而被排挤罢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只能借诗抒情,将内心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化作笔下的诗句。 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传颂,颇受世人赞赏,但也因其政见不合于权贵而遭贬谪。尽管如此,他仍坚定地抒发自己对正义和国家的忧虑,为后世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