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伤春感怀

标题包含
伤春感怀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儿随风飘散,令人惋惜;年纪渐长,更让人感到悲伤。春天结束时还有回归之日,但老年时却难以重返青春时光。在风中,花瓣如雪般飘落;镜子中映出头发上的几根银丝。面对青山夕阳的景色,我肝肠寸断;独自攀折柳树枝,感慨万千。
去完善
释义
花飞惜不得:花朵凋谢,令人惋惜不已,无法留住美好时光。 年长更堪悲:年纪渐长,更加容易感到悲伤。 春尽有归日:春天结束,花儿还会再开。 老来无去时:人至老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风前千片雪:形容风中的花瓣如雪片般飘落。 镜里数茎丝:看着镜子里的白发,感叹时光流逝。 肠断青山暮:断肠人在暮色中的青山之下,表达悲伤之情。 独攀杨柳枝:独自一人攀折杨柳枝条,借以抒发孤独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伤春感怀》是刘威的一首描绘人生感慨的诗。首句“花飞惜不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但又无法挽回的无奈之情。紧接着的“年长更堪悲”则揭示了岁月流逝、年华已老的悲哀。诗人以“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的形象比喻,传达了人生无常、时光不待的深沉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描绘了白发苍苍的景象,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对岁月的感触和自身的苍老。尾联“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独自漫步,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感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伤春感怀》是唐代诗人刘威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时期(公元806年-820年)。 此时唐朝社会已经由盛转衰,政治逐渐腐朽,战争频繁,民生疾苦。刘威在年轻时曾求取功名,但多次科举不第,又因为直言极谏被贬官,仕途坎坷,心情抑郁。因此,他常常借诗歌抒发胸中的愤懑与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刘威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悲剧命运。他以哀愁的笔触写出时光的流逝,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