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蒜山夜归

标题包含
蒜山夜归
双双鸥鸟落苍湾,点点征帆返照间。 多病久无钟鼎梦,忘机长伴水云闲。 江心古寺入图画,烟际好山如髻鬟。 踏月归时闻短笛,津头知有钓舟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双双水鸟落在江边,扬帆远航的船只在落日余晖中渐渐归来。长久以来身体欠佳,早已放下了名利之梦,更愿意过上与世无争、与水云为伴的生活。江心的古寺如画般美丽,远处的山峰如同女子发髻一样秀美。踏着月色回家的路上,听到悠扬的笛声,知道渡口还有渔船正在回家。
去完善
释义
《蒜山夜归》注释: 1. 蒜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一带。 2. 苍湾:指江水转弯处形成的宽阔水域。 3. 双鸥:指成双的鸥鸟。 4. 点点征帆:形容船只点点,分散在江面上。 5. 返照:夕阳的余晖。 6. 钟鼎梦:这里指富贵荣华的生活梦想。 7.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表示心地纯朴。 8. 水云闲: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9. 江心古寺:指江心寺,位于长江中心的一座古寺。 10. 如画:形容景色优美,如同画中之景。 11. 髻鬟:形容远山的形状如同女子的发髻。 12. 踏月归:形容夜晚行走,踏着月光回家。 13. 短笛:一种乐器,音色低沉。 14. 津头:渡口。 15. 钓舟:钓鱼的小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自我状态的诗词。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热爱生活,心态平和,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去感受身边的世界。首联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一对鸥鸟落在苍湾,远处的征帆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他对疾病的困扰和世态的纷扰早已看淡,只愿与山水为伴,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颈联通过江心古寺和烟际好山的描绘,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则以“踏月归时闻短笛”和“津头知有钓舟还”两句勾勒出一幅安详的夜晚画面,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整首诗色彩鲜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蒜山夜归》是南宋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描绘自己闲居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前后)。 在光宗年间,由于章甫并未获得朝廷的重用,他选择在蒜山地区过起远离官场的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主要从事诗歌和词的创作,作品多表现出对田园风光的欣赏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在此期间,他的诗歌逐渐受到了文坛的认可,如“夜宿江村孤枕梦,风翻船尾浪花舞”等诗句展现了他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及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正处于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蒜山附近,有着许多文人墨客以及士大夫们的幽居之所,他们同样热衷于山水之景,乐于将心灵寄托于诗画之中。因此,蒜山地区也成为了当时江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在这样的氛围下,章甫与其他诗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氛围也为《蒜山夜归》一诗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