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谢恩
圣朝天子荐临轩,嘉与愚臣究本原。
天地两间扶景运,唐虞三代印微言。
慙无一德酬清问,猥玷初班误圣恩。
一节誓坚忠与孝,立身端不负乾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陛下在朝廷上举荐我,有幸能和我一起探究事物的根本。 我们共同努力,使天地间的景象繁荣昌盛,如同尧舜禹三位古代君主那样以委婉的方式传达深刻的道理。 但我却惭愧地感到自己不能以德报恩,我应该更加勤奋努力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我发誓要坚守忠诚和孝道,品行端正,无愧于天地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圣朝天子:指的是皇帝,这里指宋代的皇帝。
2. 荐临轩:在皇帝的宝殿上得到推荐。
3. 嘉与愚臣:赞赏并赐予我。
4. 究本原: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5. 天地两间:指整个国家。
6. 扶景运:支持国家的命运。
7. 唐虞三代:指古代的三个盛世时期。
8. 印微言:在言行中体现圣贤的智慧。
9. 慙无:自愧没有。
10. 一德:一种品德。
11. 清问:关于国事的询问。
12. 猥玷:谦辞,表示自谦。
13. 初班:初入朝廷任职。
14. 圣恩:皇帝的恩情。
15. 一节:坚持操守。
16. 忠与孝:忠诚孝顺。
17. 立身端:行为端正。
18. 不负乾坤: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去完善
赏析
《及第谢恩》徐元杰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后,感激皇上的选拔和培养的心情。首联写皇帝亲自选拔人才,表达了自己对皇上恩典的感激之情;颔联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像唐虞三代一样神圣;颈联表示自己的才华无法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感到很惭愧;尾联则表明自己要忠诚孝顺,不辜负皇帝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的诚挚谢意和对皇帝的敬仰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及第谢恩》是南宋诗人徐元杰的一首描绘科举及第后感激皇恩浩荡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公元1194年,正值南宋时期,彼时的中国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对于寒门士子来说,科举及第却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
诗人徐元杰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进士出身。他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徐元杰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望,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终于在一次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皇帝的青睐。
这首诗是徐元杰在科举及第后,为了感谢皇恩而创作的。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多年苦读的辛酸和对未来人生的憧憬。尽管当时的时代背景复杂严峻,但徐元杰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文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