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谢周颙之句二首

标题包含
再谢周颙之句二首
眼看秋雁歌汾水,心到阳关唱谓城。 却被维摩居士笑,海潮音作断肠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眼望着秋天的大雁飞过汾水,心中却响起了在阳关演唱的歌曲。 不料被维摩诘居士取笑,将海潮之声当作哀伤之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汾水:即汾河,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此处借指北方边塞之地。 2.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关隘,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此处借指边疆地区。 3. 谓城:指古代的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这里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之一。 4. 维摩居士:佛教传说中的在家菩萨,以智慧、辩才著称,在此处比喻智慧之人。 5. 海潮音:指大海潮汐的声音,象征辽阔无际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该诗选自唐代诗人邓忠臣的《再谢周颙之句二首》,诗人借古人周颙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第一句“眼看秋雁歌汾水”,以秋天南飞的雁群为喻,通过描绘大雁齐鸣、飞越汾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 第二句“心到阳关唱谓城”,借助古时的驿道“阳关”和“谓城”两个典故,传达出诗人怀念故里、盼望团圆的心声。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谓城则位于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交通要道,都是离故乡越来越远的象征。 第三句“却被维摩居士笑”,引用佛教故事中维摩诘居士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的思乡之情产生了自我嘲讽和无奈的情绪。维摩诘居士曾借海潮之音提醒世人摆脱尘世的烦恼,这里暗示了诗人在抒发思乡之情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像维摩诘那样超脱世俗。 最后一句“海潮音作断肠音”,通过对比维摩诘的海潮之音与诗人的断肠之音,凸显了诗人面对思乡之情时无法达到佛教的超脱境界,从而使其内心情感更加沉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忠臣的《再谢周颙之句二首》作于唐朝时期。邓忠臣是唐玄宗时的一位名士,博学多才,对历史、文学、音乐都有较深的研究。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在邓忠臣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大唐盛世已经进入中期,国泰民安,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在这一时期,邓忠臣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受到皇帝的宠信,出任过要职,但因直言敢谏,也遭遇过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既看到社会的繁荣昌盛,又看到了民间的疾苦,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在与邓忠臣有关的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结交朋友,交流学术观点,诗歌成为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邓忠臣也不例外,他与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如李白、杜甫等。他们在诗词歌赋方面相互切磋,共同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