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梁宋吴楚各异方,交情一契不相忘。
况乃颜色琼枝芳,石渠金马从诸郎。
我从潇湘烟水长,江湖饫见山色苍。
扣舷弄月浩歌狂,朅来滥吹崇贤堂。
储胥乍骇绿沉枪,击鼓震砻庸蜀羌。
爰居受飨谋非臧,悔辞卑飞斑竹岗。
终日獭祭书绕床,故山秋菊英可粮。
西风梦挂南斗旁,翠蚪绛螭交首骧。
坐看楼阙照天隍,壮心郁律军腾装。
弢弓卧甲气不扬,挥斤欲斵?人亡。
剑价倚待风胡偿,云间邂逅得智囊。
洞庭钧天奏帝乡,慷慨奋激万夫行。
天路灭没飞骕骦,张侯同声羽应商。
蓬莱方丈屋连房,海口澜翻议百王。
太乙下照青藜光,要我挟椠弄铅黄。
四库颠倒翻芸香,蔡卿有来安西凉。
慨慕玉闗归献觞,同官李柳并翺翔。
鸾和节奏声央央,谁其力荐慰所望。
九阍白日无雪霜,垂光虹霓急草章。
沉冥清远雨蜀庄,人间势利本不忙。
麒麟鸑鷟国珍祥,每恨官隔西掖墙。
可使簸扬挹酒浆,不似箕斗名虚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梁宋吴楚地方不同,但友情深厚难忘。
更何况那美艳如琼枝般的人儿,如同石渠金马的才子佳人环绕身旁。
我从潇湘烟雨长大,常在江湖中见到青山绿水。
击打船舷,赏月吟唱,来到崇贤堂演奏,也让我自豪。
箭袋中的绿沉枪令人害怕,击鼓之声震动庸蜀羌族。
在这里受到款待,商议的事情却并不完美,于是心怀后悔离飞天边的斑竹岗。
整日与诗书为伴,家乡的菊花可以当口粮。
西风吹过,梦中似乎挂在南斗旁边,红鲤与绿龟在画中活跃。
坐看楼阁映照天空,雄壮之心激荡如军容装扮。
弓矢在身却不敢显露威风,想要挥刀砍杀敌人却已不在。
剑的价值在于风中胡琴的报酬,云间的邂逅得到智慧的锦囊。
洞庭钧天的演奏响起在帝乡的周围,万众激昂振奋。
天门消逝,飞马奔驰,张侯的声音和羽翼相应。
海边的论议如潮水涌动,议论着历代帝王的功过。
太乙星光照耀下,青藜之光闪烁不定。
需要我携带着砚台,书写治国的篇章。
图书馆内众多藏书,如同芸香般让人陶醉。
蔡邕的到来使得西凉变得安稳,愿与他共同举杯庆贺。
与李柳共同飞翔在天际,乐音和谐,有谁愿意推举我们实现愿望。
高天之上的阳光没有雪霜,照耀着我们起草的文章。
我愿沉静在这清远的雨中成为蜀庄,人间势力本就忙碌不停。
麟凤瑞祥,犹如国宝般珍贵,只恨相隔在西掖墙两侧。
就像可以把东西滤出美味的酒,不像那仅仅名字响亮的畚斗。
去完善
释义
1. 梁宋:指南北朝时的南梁与南齐。
2. 吴楚:指春秋时期的吴国与楚国。
3. 琼枝: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4. 石渠金马:汉代皇家藏书阁的名称。
5. 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
6. 鹜水:江南水乡。
7. 扣舷:敲击船舷。
8. 浩歌:高声歌唱。
9. 朅来:指出门远去。
10. 崇贤堂:儒家圣贤之庙。
11. 绿沉枪:古代的一种兵器。
12. 击鼓震砻:形容鼓舞士气。
13. 庸蜀羌:泛指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14. 爰居受飨:指为众人所接纳。
15. 卑飞:指谦恭奉事。
16. 斑竹岗:指湖南省的斑竹山。
17. 獭祭鱼: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形容读书勤奋。
18. 英可粮:指菊花瓣可作为粮食。
19. 西风:秋天之风。
20. 南斗:指北斗七星的斗柄。
21. 翠蚪:指龙。
22. 绛螭:红色蛟龙。
23. 壮心郁律:雄心壮志充满内心。
24. 弢弓:收藏弓箭。
25. 卧甲:披甲而睡。
26. 斤:古兵器。
27. ?人:指北方的民族。
28. 风胡:古代善于相马者。
29. 洞庭钧天:泛指美好的音乐。
30. 天路:天空中的道路。
31. 张侯:指汉朝名将张良。
32. 羽应商:指五音中的商音。
33. 海口澜翻:形容谈论激烈。
34. 太乙:星名,又称太白金星。
35. 青藜光:比喻学识渊博。
36. 四库:古代图书分类法“经史子集”的四类。
37. 芸香:古人藏书时用以驱虫的植物。
38. 蔡卿:指东汉学者蔡邕。
39. 安西凉:指在西部安定下来。
40. 玉门关:古代西北边疆的重要关隘。
41. 李柳:指唐朝诗人李白与柳宗元。
42. 鸾和:指鸾鸟与凤凰。
43. 节奏:旋律。
44. 央央:和谐的声音。
45. 九阍:皇帝居住的宫殿。
46. 白日:阳光。
47. 雪霜:比喻困难和挫折。
48. 垂光虹霓:形容光彩四射。
49. 草章:起草文书。
50. 沉冥:深沉的心境。
51. 清远雨蜀庄:指北宋文学家苏洵。
52. 势利:权力和利益。
53. 麒麟鸑鷟:吉祥的神兽。
54. 国珍祥:国家的珍宝。
55. 西掖墙:皇宫西边的围墙。
56. 簸扬:比喻施展才能。
57. 挹酒浆:舀取酒水。
58. 箕斗:指秤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为主题的诗词。邓忠臣通过对自身经历与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深感慨。诗句之间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深沉情感,充分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个人风格。
首先,开篇两句“梁宋吴楚各异方,交情一契不相忘”点明了诗人的背景与交游范围,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真挚的友谊都不会被遗忘的情感。接着,通过“况乃颜色琼枝芳,石渠金马从诸郎”描述了诗人在京师任职时的盛况,进一步凸显了友情的重要。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过往经历。他描述了自己在湘江边的生活,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而“扣舷弄月浩歌狂,朅来滥吹崇贤堂”则表现了诗人纵情山水、自由生活的意愿。随后,诗人又提及了一些历史事件和自己的思考,如“储胥乍骇绿沉枪,击鼓震砻庸蜀羌”,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这些事件的反思。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他用“韬弓卧甲气不扬,挥斤欲斵?人亡”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状况,并通过“剑价倚待风胡偿”表达出期望得到高人指点的心情。同时,诗人还表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如“洞庭钧天奏帝乡,慷慨奋激万夫行”。
最后,诗人以“慨慕玉门关归献觞,同官李柳并翺翔”作为收尾,传达了与友人共赴前程的期许。整首诗既有豪情壮志,又有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邓忠臣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诗词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出自南宋诗人邓忠臣之手。据传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正值金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南宋朝政混乱、民生疾苦之际。诗人生活在这个历史时期,其诗歌创作深受现实社会的影响。
邓忠臣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他的命运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贬谪。在这段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和痛心。
在创作这首诗时,邓忠臣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众的同情。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侮,保卫家园。
这首诗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以诚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他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