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巴上人
相思不但是黄昏,才到凄凉便忆君。
明月当天人寂寂,西风卷地叶纷纷。
归心随水流千里,别恨因秋凑十分。
灯火何时共良夜,一杯香茗细论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在充满思念的时光里,每当傍晚时分,就会想起你的身影。
明亮的月光洒在天空,周围一片寂静;而西风吹过地面,落叶纷飞。
我的思念随着水波流淌千里之外,秋天的离别之恨更增添了几分忧伤。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共度美好时光,一同品茗畅谈人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巴上人:巴上人是诗人的朋友,这里指的是诗人写给他的诗歌。
2. 相思: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3. 黄昏:比喻朋友离去的时间。
4. 凄凉:表达诗人失去朋友的痛苦心情。
5. 君:指代巴上人。
6. 明月当天:描述明亮的月光照在天空中的景象。
7. 人寂寂:形容周围环境寂静无人。
8. 西风卷地:描绘秋风扫过地面的场景。
9. 叶纷纷:形容落叶纷飞的样子。
10. 归心:表示思乡的心情。
11. 水流千里:象征离家很远的诗人。
12. 别恨:指诗人与巴上人分别的痛苦。
13. 因秋凑十分:强调秋天的别离给人带来的痛苦达到了极点。
14. 灯火何时共良夜:诗人期望有一天能与巴上人共度美好的夜晚。
15. 一杯香茗细论文:表示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品茗论道,交流思想。
去完善
赏析
《寄巴上人》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前两句“相思不但是黄昏,才到凄凉便忆君”抒发了诗人在孤独时刻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接下来,通过“明月当天人寂寂,西风卷地叶纷纷”的景色描绘,表达出秋日萧瑟的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归心随水流千里,别恨因秋凑十分”则传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团聚的心愿,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最后,诗人表达了期待有朝一日能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品茗论道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巴上人》吴惟信
松萝苍苍石壁上,兰荪绵绵幽谷里。
声利掀天竟不闻,茅茨掩映隔深翠。
月牙移到白云边,雨脚穿林漏点滴。
子晋凤笙燕市空,乔家鹤舞鸡山峭。
我今为访巴人语,诸峰尽向巴君起。
不知咫尺会何时,只恐洞庭波渐远。
这首《寄巴上人》是南宋诗人吴惟信创作于宋理宗时期的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歌。在13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在南宋晚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远离官场,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
此时,吴惟信正值中年,经历了人生起伏,对现实社会深感失望。他选择在山中度过余生,与僧人、道士交游,研究佛学和道学。这首诗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巴上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