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铜铁堆

标题包含
铜铁堆
千峰插碧绕江面,两石中分铜铁堆。 东岫附庸方崒嵂,西山俨立更崔嵬。 悬知造物精神巧,几误良工斧凿来。 万里西舟今蜀境,安流到此莫辞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群山环绕着江水,两座石头把江水分开像堆砌的铜铁。东边的小山峭拔险峻,西边的大山岿然耸立。如此壮观的景象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人误以为这是人工雕琢的作品。乘坐西去的航船现在已经到了蜀地,在这平静的江面上航行时,不妨品尝美酒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铜铁堆:形容山峰峻峭的形象,此处也指代两座山间的悬崖。 2. 插碧:形容山峰如同插入绿色的植被之中。 3. 绕江面:环绕着江水流动的地方。 4. 中分:在中间分开。 5. 东岫:东边的山脉。 6. 附庸:此处指依附于其他山体的山脉。 7. 崒嵂:险峻的样子。 8. 西山:西边的山脉。 9. 俨立:庄严地耸立。 10.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11. 悬知:推测。 12.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神。 13. 精神巧:创造力与技巧的融合。 14. 几误:几乎误导。 15.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16. 斧凿:指雕刻石材的工具。 17. 西舟:向西行驶的船只。 18. 安流:平稳的水流。 19. 莫辞杯:不要推辞饮酒。
去完善
赏析
《铜铁堆》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千峰、江面、两石等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在描述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插碧”、“中分”、“崒嵂”、“俨立”等词语,使得画面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以及对人类技艺的反思。最后,诗人表达了在这片壮美的风景中,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共同举杯庆祝这难得的相聚。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饱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铜铁堆》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描绘国家破败景象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也就是南宋晚期。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金兵南下攻占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建立。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袁说友作为南宋的一名官员,亲身经历了国家的破败和战乱。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铜铁堆》正是其中的一首诗,通过描述废旧的铜铁堆满街道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政治上,南宋政府在靖康之变后采取了求和的策略,向金国称臣纳贡,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困苦。文化上,由于战乱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