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粹三绝 其二
心赏南楼一味凉,波光山影上藜床。
莫言体国非吾事,好梦不能千里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欣赏南方楼阁中的一片凉爽,水波和山影映照在藜木床上。不要说治理国家不是我的事情,美好的梦想无法延续千里之外。
去完善
释义
1. 南楼:指南方的楼房,这里指诗人在江南地区的住处。
2. 波光:指湖面的波纹反射出的光芒。
3. 山影:山的倒影。
4. 藜床:一种用藜草编织的床铺,这里泛指简陋的卧具。
5. 体国:关心国家大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和德粹三绝 其二》,是南宋诗人朱槔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心境。“心赏南楼一味凉”描绘了在南楼欣赏风景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凉爽宜人的氛围。而“波光山影上藜床”则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
接下来,“莫言体国非吾事”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态度,即并非与自己无关,但又保持一定距离,不被世事纷扰所累。最后一句“好梦不能千里长”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梦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心境变化,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德粹三绝 其二》是宋代诗人朱槔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
在这个时期,朱槔生活在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渴望能够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不再受到权贵的压迫。
此外,朱槔所处的历史背景还包括了宋朝的科举制度。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权势子弟凭借家庭背景而占据高位,导致有才能的人难以出头。朱槔对此感到痛心疾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