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湘词二首 二

标题包含
清湘词二首 二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闻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朝彭城人,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漂泊的旅人渴望听到那如泣如诉的瑶瑟之音,在这明亮月光照耀下的潇湘深夜。
去完善
释义
楚客:指旅居他乡的游子,也可理解为诗人自指。\n瑶瑟:一种美玉装饰的琴瑟,常用来象征哀怨的音乐。\n潇湘:指湘江,古时常作为离别、思乡之情的象征。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斑竹”起兴,引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开篇两句通过重复“斑竹枝”,强化了视觉意象,使人联想到竹上的泪痕,这是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第三句“楚客欲闻瑶瑟怨”则将视角转向听觉,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及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夜晚场景,此时此景,更添几分幽怨与惆怅。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达了他对历史传说的独特感悟和个人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彼时刘禹锡正历经人生的宦海沉浮。他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谪至朗州(今湖南常德),此地正是湘水流域,古来便有诸多关于湘妃的传说。在那漫长而孤寂的贬谪岁月里,诗人的心境与当地的文化氛围相交融。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面对着潇湘的幽静景色,那斑竹、那月色,仿佛都承载着无尽的哀思与相思,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弦索,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寄托着深沉情思的《清湘词二首·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