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
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
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忆。
百花过了,游蜂将次成蜜。
追思共醉西湖,诗朋馀几,俯仰成悲恻。
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
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
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重宅门如绿翠般的守护,使得我笑声中的幽怨烟消云散,又恰遇清明时节。 春天盎然生机中,新酒从土地神庙的瓮中流出,荠菜和蕨菜漫山遍野地生长着,谁会去采摘呢?榆木火噼啪燃烧出新生命,柳絮纷飞带来生命的轮回,我心头的忧虑和感慨在这春光无限里荡漾开来。百花盛开过后,忙碌的蜜蜂正在准备收获甜蜜的果实。回想起与你在西湖同醉的时光,诗友们如今何在?心头涌起悲伤的情感。月亮映照在湖面上,光芒四射,不禁让我想起那时的美景和你的风采。犹如黄鹄翱翔,白驹疾驰,不要等待山神劝阻。以金貂换箬笠,试问你是否愿意和我交换。
去完善
释义
重门翠锁:重门指多重门户;翠锁指翠绿色的屏障。
侯鲭:古代诸侯之间互相赠送的鱼菜美食。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民间禁火,只吃冷食物。
社瓮:存放酒的家伙。
春浩荡:形容春天的气象宏大。
荠蕨:即荠菜和蕨菜,均为春日野菜。
榆火传新:榆火是指榆木之火,古人用榆木钻燧取火,新火代表春季到来。
柳绵吹老:柳绵指柳树开花时形成的柳絮,吹老表示季节更迭。
愁绪空千忆:形容忧愁的情绪无法消除。
游蜂:蜜蜂或其他昆虫。
次:将要。
金貂:华贵的帽子。
箬笠:竹子编的帽子。
去完善
赏析
词中“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三句,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意蕴。这里的“重门翠锁”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渐浓的景色,而“笑侯鲭断绝”则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无奈感慨。接下来的“又逢寒食”点明了时节,为下文铺陈情境作了铺垫。这三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词人赵以夫的代表作品,创作于公元1170年左右。在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金兵入侵、朝政腐败的动荡时期。赵以夫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赵以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战乱和政局不稳而辞官归隐。在这段时间里,他关注国家局势,痛感民生疾苦,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深深的家国情怀。
在《念奴娇》这首词中,赵以夫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衰败、民生凋敝的痛心。他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秋兴八首》中的意境,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和期待,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仍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