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
缰锁身闲似未名,方愚情性被春轻。
酒教笔砚因花废,路为亭台与草争。
野客笋邀煨短茁,邻僧茶约煮新萌。
无时杖屦穿林去,真是寻芳户一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边的束缚如同无形的绳索,使我无法尽情地游荡。不过这样也好,能让我的内心保持清明。春天的气息让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但闻着花香却又提不起兴趣继续书写。路上有各种各样的亭台,有各种花草为我指路。偶尔我会邀请朋友一起去郊外踏青,品尝一些新鲜的竹笋。也会和附近的僧人一起喝茶,谈论春天的美好。我常常拿着拐杖穿过树林,去追寻那些美丽的风景。这或许就是我一生的乐趣所在吧。
去完善
释义
1. 缰锁:指世俗之事或名利之累,这里指为官的束缚。
2. 未名:无法形容的状态。这里意为没有明确的名义,即不为世俗所累。
3. 方愚:有二意,一是指方正而为人所误解;二是指自己处世不精,懵懂度日。这里当是自谦的说法,表示被春天唤醒的情志。
4. 情性:性情,感情和性格的总称。
5. 被春轻:指在春天的呼唤下身心变得轻松愉快。
6. 酒教:指使酒意。
7. 废:中止。这里指放下手中的笔墨。
8. 路为:路上的景象。
9. 亭台:建在路旁的凉亭或楼台。
10. 争:竞争,争抢。这里指草与亭台争夺空间。
11. 野客:山野之人,这里泛指乡村百姓。
12. 笋邀煨短茁:邀请品尝烧热的嫩竹笋。
13. 邻僧茶约煮新萌:与邻居僧人相约品尝新采的茶叶。
14. 无时:随时。
15. 杖屦:手杖和鞋子。这里是泛指出游所需的物品。
16. 穿林去:穿过树林出行。
17. 寻芳:寻觅美好的景致。
18. 户一丁:一户人家。
去完善
赏析
《春日闲居》是宋代诗人黄庶的一首描绘春日闲居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以“缰锁身闲似未名”开篇,形象地表达了挣脱束缚、回归自然的渴望。接下来,诗人通过“酒教笔砚因花废,路为亭台与草争”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生活琐事。
接下来的诗句,“野客笋邀煨短茁,邻僧茶约煮新萌”,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的日常生活,如与朋友分享竹笋,与邻居僧侣品茗聊天。最后,诗人以“无时杖屦穿林去,真是寻芳户一丁”作结,表达了自己随时都愿意踏访山林,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闲居
南州盛夏无霜雪,古柳青青覆江畔。
数峰峭削从天来,长浪吞山欲吞岸。
翩翩飞鸟向人欢,戏舞东风摇绿幔。
渔舟共唱春江晴,点缀烟波千万唤。
汀沙软卧落花红,回首江南杳无影。
自嗟衰病独知时,静寄一廛终老境。
这是一首描绘江景的田园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江畔夏日的宁静与美好。该诗由北宋诗人黄庶所作。黄庶(1019-1058),字子庸,号北溪居士,广汉(今四川广汉市)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上,北宋推行儒家仁政,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在经济上,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在文化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欧阳修、苏轼等。这些时代背景都为黄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黄庶在年少时便显露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然而命运多舛,他一生并未获得显赫的地位。在创作这首《春日闲居》时,黄庶已经步入中年,他因病退休,居住在江南一带。此时他已远离了官场纷争,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人生境遇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