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古鉴相士
以古为名便异今,况能有鉴照人心。
旧闻古鉴知兴替,借与清朝献六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以古为名的宗旨就是要与众不同,更何况它能洞察人心。古人常说,借古鉴之光明,可知兴衰更替之道,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智慧,向当今社会奉献六种箴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以古为名:指的是古人名字中的“古”字,这里代表的是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2. 异今:不同于现代,意味着古代的智慧是独特的。
3. 况能有鉴照人心:意思是通过古人的智慧,能够洞察人心,了解人们的想法。
4. 旧闻古鉴知兴替:意思是过去的人们通过学习古鉴来了解国家的兴衰更替,这里的古鉴就是指古代的文化知识和传统智慧。
5. 借与清朝献六箴:清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六箴是儒家的一种思想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六个方面。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将古代的文化和智慧献给现代社会,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问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句“以古为名便异今”,暗示古人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希望借鉴古代的智慧来改变现代社会的问题。次句“况能有鉴照人心”则表示古人相信通过观察人的面相、行为和言辞等表象,可以判断其内心的善恶美丑,即“鉴照人心”。
第三句“旧闻古鉴知兴替”是说古代的镜子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变化,同样古人的智慧也能洞见社会的历史变迁规律。结尾两句“借与清朝献六箴”表示古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谏言和建议。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古鉴相士》是一首宋诗,作者是姚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7年,当时南宋面临蒙古军队的侵略,社会动荡不安。
姚勉,字景孟,号梅溪,婺州东阳人。他博学多才,文学成就斐然,曾担任监察御史、尚书省都官员外郎等职位。然而,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经常陷入宦海浮沉的困境。
在这一特殊时期,姚勉接触到许多难民和战乱中的百姓,他们生活困苦,朝不保夕。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民间疾苦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因此,在创作这首《赠古鉴相士》时,他以“鉴”为喻,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